Lisa走了,帶著剛剛商量好的初步計劃走的。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徐清陷入了沉思,因為剛剛他和lisa聊了很多,越聊越覺得有意思。

Lisa這貨雖然坑過自己,但轉念想想,也不算太坑,她只是不太在乎自己手下的藝人,不在乎也很正常,她和楊圖圖她們又沒感情,或許在她眼裡,她還算是幫自己賺錢呢。

而且,她忽悠自己沒有意義,就算把自己公司忽悠過去了又能怎麼樣,憑藉自己和楊圖圖她們籤的合同,分分鐘解約再開一個公司,星堂沒了自己這個老闆,就是個廢的。

但有些事情得做兩手準備,徐清這邊也準備委託機構去調研一番,資本市場,自己還是太嫩了。

正是因為太嫩,所以徐清一直沒什麼想法,可李家這倆給自己開啟了思路。

回過頭來想想,如果能成功掌握華晴,好處是巨大的,華晴股價再跌那也是個上市公司,明面上的和隱形的東西還是不少,尚海有三十多個藝人要發展,後續還會籤,可尚海公司的底蘊太差了,總公司也沒能力輸送人才給那邊,自己投在尚海的很多專案可以透過華晴的底子來進行開展。

尚海星堂控制華晴,那屬於以小博大的鯨吞,頗有當年香江李鯨吞和記黃埔的味道,雖然這倆事情的體量完全不一樣,但性質差不多,這是一場刺激的遊戲。

至於操作的第一步,Lisa那邊馬上就會進行,她會委託信得過的機構幫她和徐清在這段時間裡,透過二級市場分別收購4.9%左右的股份,二級市場通俗的來稱呼就是股市。

這大概耗費的資金一人大概一億五的樣子。

這部分股票,由Lisa拆借資金給徐清,徐清以尚海星堂的30%股份做抵押,尚海星堂其實不值錢,值錢的原因在於有徐清這個能產出的老闆在。

當然,大量交易肯定會拉昇股價,所以得慢慢來,慢慢收,用最小的代價收。

當二級市場的可流通的股票量變少之後,肯定有股東耐不住性子要炒作徐清想要拿下華晴的訊息,屆時股價大機率會有拉昇,徐清和Lisa可以趁機把手裡的股票拋售出去,這樣就能賺一筆錢。

到時候,徐清再出來“惱羞成怒”的否認一波,隨後做出一副徹底放棄的姿態,慢慢拖著那些持有大量股票準備等著宰徐清的人。

那他們估計會坐不住,投機的人哪會踏實做生意,他們只會玩擊鼓傳花的套路。

所以,他們必定會大量拋售股票,那個時候,就是徐清和Lisa抄底的好時機,抄底也不能自己去抄,可以委託金融機構安排不同的代理人去收購股票,最後集中轉讓給徐清和Lisa,一波完成。

收購必須得一鼓作氣一波完成,不然越拖越貴,越拖損失越大。

當然,計劃是計劃,現實情況中,肯定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比方說Lisa她哥,就是個意外的因素。

再比方說,徐清和Lisa拋售股票之後,如果覺得不對,賺一筆溜了也行,反正一群人等著坑他,他反坑回去也很合理。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一個事情,那就是那個“星堂要拿下華晴”的訊息,絕對不能是徐清這邊放出去的,如果這樣,那就涉嫌利用資訊差操縱股市,可如果是其他股東放的風,那就不關徐清什麼事了,自己“惱羞成怒”的否認後拋售股票,屬於正常投資行為。

不過想讓股東放風,必須得給他們一個有徐清的話題可炒的臺階。

這個臺階很快就來了,那就是春晚。

過了幾天,也就是1月15日,徐清和吳曼琪出現在了春晚的彩排現場,後臺人來人往,各種臉熟的人時不時的出現,《山炮兄妹》的倆主演陳茜和李華也在其中,他們倆是春晚語言類小品的常客,又值壯年,肯定不會像星堂那群鹹魚一樣。

不過熟人雖多,但大家都沒什麼太多的心思攀談,一個個的都在準備自己的節目。

包括吳曼琪也沒多大心思和這些前輩們溝通,她一直掛著耳機在聽歌,嘴裡還在同步對口型。

雖說她是獨唱,不用和其他人配合,理論上來說彩排就是走走臺,熟悉熟悉出場就行。

可表演還是有難點的,吳曼琪需要做到不像假唱,唱歌的嘴型、聲音的長短、面部的表情、肢體的動作都得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