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溪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因為這個姑娘就是徽省人,不過她不是廬州的,而是另一個徽省著名城市,黃梅戲之鄉宜城。

可惜的是,齊溪並不會唱黃梅戲,這就跟不是所有蒙區人都會騎馬一樣。

齊溪的演出從9月5號開始,現在是10月31日,從演出到現在,過去了56天,剛好8周。

8周的表演,她一共演出了24場。

平均一週轉一個城市,有的城市演了2場,有的城市演了4場。

平均下來,一週3場的演出。

這也代表她《昭君出塞》的第一輪演出結束了。

這種工作強度,把徐清都給看懵了,別看一週好像只工作三天,但這種高強度的舞劇表演,不是摸魚上班,跳舞很容易受傷的。

但齊溪不知道是不是運氣好,愣是沒受傷,當然,徐清給她共享了25%的身體素質提升能力也有一定幫助,體能好受傷的機率就小。

不過,也不能光誇齊溪,其他舞蹈演員也挺猛的,愣是陪著齊溪把這個演下來了。

其實這麼安排也有道理,第一輪巡演肯定要趁著有熱度,趕緊多演出,加大大眾對於舞劇的認知。

等掃完了第一輪之後,第二輪要從容的多。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第一輪是到處跑,第二輪那就是一個地方“幹到老”。

這是一種誇張的說辭,但也能夠反應一定的實際情況,比方說第二輪演出,舞團就準備在羊城開6場,在南培開6場。

要是去了京城,那估計能演10場,這就是一個地方幹到老。

程莉當時說第二輪才是賺錢的時候其實不是亂說的,不是說第二輪的觀眾會變多,而是第二輪的成本會變少。

不提服化道這種成本的分攤,光是路費都要省不少,包括酒店,常駐和短住是有價格差的。

不過第二輪演出沒齊溪什麼事了,她們想捧自己的舞蹈演員,這個是當初說好了的,無可厚非,不過程莉倒是說想讓齊溪時不時的回去演幾場。

程莉的想法以後再說,徐清也不想讓齊溪只有一招,她註定是個舞蹈藝術家,因為一輪演出下來,她的舞蹈評分又漲了,再漲一點,就是89分的水平。

這姑娘,是真的被啟用了天賦。

正好,這次演出結束,徐清有意讓她休息休息,歇個把月再準備點時長短一些的精品舞蹈,在網路上多曝光曝光,或者看看有什麼合適的節目安排她去參加一下。

但她一聽說在廬州搞演唱會,說什麼都要來看看。

看就看吧,不過徐清腦子一轉覺得既然都來看了,不如去臺上唱一首,這裡算是她老家啊,雖然她的唱功沒有楊圖圖她們那麼好,但那有什麼關係,認識她的都知道她不以唱功見長,上去玩玩無所謂。

不過齊溪可不想上去丟人,自己可是開場,唱功不夠,舞功來湊。

在她的要求下,徐清讓編曲老師《廬州月》的最後一段副歌結束之後,編了一段接近兩分鐘的尾奏,和音組會吟唱《廬州月》的旋律。

而齊溪,則會在這段尾奏中,跳一段自己根據歌詞創作的古典舞。

她是真的開竅了,編這個舞的時候,僅僅用了兩個小時,其實編不編都無所謂,徐清覺得她就算即興蹦躂兩下都好看,功夫到了,抬手之間自有韻律。

這番操作之下,原本《廬州月》這個不太適合開場搞氣氛的歌,就這麼被齊溪帶了起來。

齊溪在臺上獨舞,各種高難度的動作信手拈來,情緒表情更是恰如其分,碩大的舞臺她一個人就撐住了,一點都不顯得空曠。

看得現場的觀眾直呼臥槽。

她已經消失快兩個月了,《昭君出塞》後續的演出根本就沒有直播,票又緊張,只有一小部分人見過齊溪的表演。

兩個月,線上的觀眾也明顯感受到了她的不同。

【這就是傳說中的翩若游龍宛若驚鴻?】

【你好有文化,我只會喊臥槽】

【我怎麼感覺齊溪又進步了】

【確實進步了,無論是體態、動作還是情緒,比之前都要好】

【你為什麼能說的那麼專業】

【哦,我就是瞎掰的,光喊臥槽會顯得我很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