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易走進侯府的書房之內,看到楊安處理著文書。

“見過侯爺。”

洪易拱手道。

“快鄉試了,你是打算回玉京參加鄉試了。”

楊安雖然在問,但語氣很肯定。

“是的,侯爺。”

洪易點頭回道,看向楊安的眼神之中有幾分不好意思,好似培養好了,他就走了一般。

在天羽城這一年多的時間,他學到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一身武藝和更多的學識。

各種經義相關的書籍都能看到,也讓他見識增長許多。

“之前你來天羽州,本侯就跟你聊過這個,再說了,本侯不缺一個將軍,但在缺個志同道合人,你入朝中,能幫到本侯更多。”

楊安卻沒有在意,他對洪易一開始的要求就不是一個小小的千人將軍。

他對洪易文武都進行培養,還是希望朝中培養出親信。

現在朝中之人,雖然因為利益關係,也有關係不錯的,但信任程度就有限了。

他以後的目標從來不是一個冠軍侯,故而更加遠大的目標,也是為大宏願做準備。

“多謝侯爺。”

洪易再次抱拳說道。

“回去做準備吧,這次鄉試可別落榜了。”

楊安笑著看向洪易,說道。

“肯定不會讓侯爺失望的。”

洪易一臉堅定的說道。

為了這次鄉試,他做了很多準備,在大乾王朝之中,舉人考試有一天的時間,此次主考的人,是心學的李神光,講究天下萬物為一體的學問。

楊安跟李神光見過,但並未打過交道。

洪易在鄉試之前,就做了準備,自然對想要寫的文章風格有所想法。

回玉京之後,再次打聽情況,研究一下其他幾位主管科考的人的文章,只要不用太過偏離,肯定能中舉,成為大乾王朝的舉人。

在大乾王朝之中,舉人算是預備官員,如果加入軍中,光舉人的身份,至少也是五百人的指揮使。

如果是武舉人,至少是千人將軍了。

朝廷軍中大部分軍中統領都是武舉人出身,成為武舉人如果實力足夠,考取武狀元,至少就是萬人統領起步,未來有望成為統帥。

洪易入玉京,鄉試考中之後,就能參與科考,爭奪狀元之位了。

未來就前途無量了。

楊安看著洪易離開,算時間,應該差不多了。

如果按照預言之上的提示,洪易應該在回玉京之後,不久就能氣運加身,獲得大禪寺的《過去彌陀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