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內,楊安提著筆。

讀過萬卷書的楊安,自然有想法。

他也明白李世元等人出現在梨園的用心。

不想參軍東征,便不能表現太過出圖。

剛才引導梨園內眾人的戰意,已讓他有些懊惱,再次表現突出,他想不參與東征都難。

思索片刻,楊安並未急著動筆。

反正楊延等人,還在冥思苦想。

在楊安懊惱之時,已有人寫好詩詞,被書童送到梨園中央的亭臺上。

一侍女看向李世元等人,見眾人點頭後,開始誦讀寫好的詩詞。

“大乾東征報太平。”

“無人云蒙議邊兵。”

“縱饒奪得太和湖。”

“蒙地桑麻皆不生。”(注1)

侍女沉鬱頓挫的念出。

一句東征報太平,說出已看到東征成功。

皆不生更是表現出,這人希望東征成功,滅雲蒙,奪其土,反抗之地,寸草不生。

“好,雲蒙狼子野心,定戰敗!”

有人站起來拍手讚歎道。

“大乾威武,定馬踏雲蒙,開疆拓土。”

一書生意氣風發道。

“兄臺此言差矣,大乾休養生息多年,怎能重啟戰爭,讓百姓民不聊生呢。”

一藍裳書生站起來反駁道。

“我有一詩請諸位品鑑。”

說完,藍裳書生把寫好的詩交給書童,送到亭臺上誦讀的侍女手中。

“兵罷淮邊客路通。”

“亂鴉來去噪寒空。”

“可憐白骨攢孤冢。”

“盡為將軍覓戰功。”(注2)

一詩唸完,梨園眾人,鴉雀無聲。

一首詩,不僅講了戰爭帶來的殘酷,還抨擊那些想要東征立戰功的眾人。

孤冢二字表達戰爭的殘酷,也是說死去多少無名百姓。

其後一句覓戰功,更是譏諷所有支援東征的權貴,一個個心懷不軌,只想爭功,不管黎民百姓的苦難。

藍裳書生筆直站立,面對眾人的怒視。

“就知道不會順利。”

楊安心中默默的想道。

梨園詩會,所有人都能猜到一二,求和派之人,又怎會任其順利開展。

自王曦之後,又有人站出來了。

乾皇心意,所有人都能猜到,自然也有人反對。

“兄臺說的不對,怎會攢孤冢,而不是滅其國。”

一人腰間掛刀的壯漢站起來,斥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