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柯寺是所有佛修弟子眼中真正的佛國,裡面有有很多長老,有分管戒律的,有主持禪院的,負責各種事務的長老加起來人非常多,但爛柯寺裡真正的長老,準確的說是說不加任何字首形容,只需要讓聽者知道說的是誰的長老,永遠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這位歧山大師。

歧山大師的輩分非常高,在整個世界之中,沒幾個人的輩分比他高,除了書院的夫子。

歧山大師開始是不可知之地的懸空寺天才弟子,後來遭遇劫難,卻感悟到佛法,來到爛柯寺修行。

那時候的爛柯寺不像如今這麼有名,只是月輪國之中的一個小寺廟,只是後來歧山大師來到了爛柯寺,然後爛柯寺便開始出名了。

可以說爛柯寺的崛起跟歧山大師有關,同時歧山大師的名聲也在爛柯寺之中開始流傳,後來越來越廣,直到如今,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了。

這更多還是歸咎於歧山大師個人的行為,個人的人格魅力。

在幫助桑桑之後,歧山大師的狀態不是很好。

“不知施主是何人?”

歧山大師繼續詢問道,因為他看到眼前出現一個年輕人,雖然心中有所猜想,不過還是詢問了。

“大師應該知道我,我是楊安,此行為爛柯寺的爛柯佛經而來。”

楊安也不隱瞞名字和目的。

因為,他已經看到了爛柯寺的爛柯佛經,就在一盤棋之上。

這是桑桑跟歧山大師兩人下的棋,上面便有爛柯佛經。

擺放得非常光明,因為看不懂的人一輩子都看不懂,就算是在眼前也一樣。

而能看懂的人必定與佛有緣。

佛渡有緣人。

就是這麼隨緣擺放。

“聽說楊先生離開書院了,沒想到直接過來爛柯寺了。”

歧山大師並不在意楊安看著棋盤,因為這個棋盤看過的人很多,但是能夠領悟的人卻很少。

基本上沒人。

因為上面的爛柯佛經擺放在棋子之中,擺放在棋理之中,不僅需要高深的棋藝,還要領悟諸多佛法,才能領悟到。

普天之下,能做到這些的寥寥無幾。

故而,歧山大師自然不在意楊安的觀看。

“我並未先到爛柯寺,而是先去知守觀了,在那裡面看了天書之後,再過來爛柯寺。”

“畢竟,天書的名聲總比爛柯寺的爛柯佛經要強很多,自然要先看更好的。”

楊安搖搖頭,目光卻未離開棋盤,上面的棋理被他一一解開,他的下棋手段是雪中世界徐渭熊教的,而且還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存在。

故而,他的棋藝很高深,比他更高的也沒多少人。

至少眼前這盤棋局,並未困住他多少時間,沒花多久,便全部解開。

而後印入他眼簾的便是一堆佛理、禪道等各種理念,得益於他在少年歌行世界之中,觀看過不少佛經,而後還領悟出佛劍。

在陽神世界之中,也觀看過大禪寺的佛經、佛法典籍等,對這些佛理領悟得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