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了點銀子把周邊的都給加固了,不會再有決堤的可能。

又是半個月過去,所有人都在修補房子。

已經沒有粥棚了,都是在領糧食。

每個人按七天的量領。

很快能夠重新建立起家來。

賈薔把李由又叫了過來,靠近一點說著:“李由,把萬民傘的事情傳下去。最起碼要給我準備十把萬民傘。只要引導就行了,別讓人知道你們的身份。”

一把萬民傘,數百人簽字,十把就是幾千人。

有了這些個東西,回京城後就是自己的政績。

幾十萬兩銀子花出去了,升官少說也得升個兩級。

“是,卑職這就去安排人。”

李由出頭露面的,人家認識他的人不少。

他只能另外安排十幾個大眾臉的突擊隊員。

突擊隊員幹這種工作那是一把好手。

圓滑的不少。

其中一個突擊隊員到了人流量最多的地兒開始說著。

“咱們這位賈大人可真是好官啊,前朝海瑞大人為民辦事,百姓感恩送萬民傘,你們說說賈大人該不該得這萬民傘。若是沒有賈大人,咱們兩縣會餓死多少人,有多少人流離失所。”

他們的話術都差不多,頌揚著賈薔的善舉。

“該,賈大人是我見過最好的官。”

修壩,賑糧,賑物,治病,樁樁件件都是大功德。

就幾天的時間,突擊隊員把製作萬民傘的聲音傳了下去。

愈演愈烈,要讓所有的災民都參與進來。

做成十把萬民傘應該不成問題。

由各地的鄉紳豪族牽頭,很快十把萬民傘趕製了出來。

安排了許多的人在上面簽字。

基本上會寫自己名字的都在上頭簽了字。

簽字的人很多,字跡都不一樣,這就表示出了真實性。

“賈大人這就要離開了嗎。”

總共在這邊呆了快兩個月,很多人重新建好了房子。

糧食種子都按人頭分發了下去。

按理來說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