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兩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

會試的日子,三人從太學下來,一同參加由禮部主持的考試。

主考官三人,同考官三十多人。

大學生,禮部侍郎擔任。

同考官多是翰林院翰林。有供奉,但是沒多少實權,地位尊崇。

各種制度同鄉試差不多。

分三場考試,每場考三天。

第一場考經義,第二場考論,第三場策。

依舊講究的是八股,要很高的制藝手段。

在太學的兩個月,賈薔還專門請教了太學中的博士,一些八股之法。

各地的考生齊聚京城。

都是舉人身份,又有考生數千人。

能考中者不過三四百人,淘汰率也是很高的。

京城的考生有著以逸待勞的優勢。

外地的大老遠過來,路引,報名,還有其他等等雜亂的事情夠磨人的。

還好都已經是舉人了,平時也不缺銀兩。

考的東西比較常規。

可越是常規的,越要認真對待。

大家都覺得簡單,如此一來怎麼拉開分數。

會試比之前的更加嚴格。

不僅是對待學子嚴格,考官們更是嚴格。

這些天都是隻能待在貢院中,哪兒也不許去。

主要是後面的策論難度大一點,能夠拉開距離。

九天過去,每個人都交卷。

一個個看上去非常疲憊。

激動的和沮喪的各佔了一半。

“賈兄,此番覺得如何。我算是遭罪了,九天時間一身疲憊。看賈兄的氣色倒是不錯。”

幾人一同出了考場。等著過幾日答桉揭曉。

會試的要求更加的嚴格。

閱卷管只能看屬於自己的那份,不能和人評論該卷的優劣。

一般一份卷子,會經由好幾位閱卷官稽核。科舉算是較公平的。

好幾位閱卷官奮戰數天,林林總總的看了大半。

取了幾百份出來。

準備給它們排次序。

“這一篇策論上好,言之有物。”

閱卷官拿了一份試卷遞交到了主考官手上。

他的取中的權利,只是能夠推薦。

不過一般在他們這兒過了的,主考官也會透過。

過了好多天,三場會試的卷子算是一一批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