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這個年頭的人未必就能想到這麼多。

探春:“剛巧人都到齊了,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先開一社如何。李大嫂子,就由你來出題作裁判吧。”

李紈:“方才我來時,看見他們抬進兩盆白海棠,兩盆蘭花,都是好花,何不今日的題目就以詠花兒。”

這個題目不難,一致認同。

丫鬟們趕緊去準備紙墨來。

點燃了一炷香。

一炷香的時間大概是兩刻鐘,也就是半個小時。

半個小時要是還沒有作詩出來,那就要受罰。

所有人開始思索起來。

第一次的詩社,都不想拉了後腿。

香燒了五分鐘的時候,探春便有了,開始提筆寫來。

沒一會兒,把寫好的紙張交給了李紈。

才思敏捷, 字跡娟秀,難怪她率先號召要辦這個詩社。

“了不得,三姑娘這麼快就有了,我才有了兩句。”

作詩也是需要精雕細琢的,能像曹植那樣七步成詩的人很少。

“寶姑娘,你可有了。”

寶釵:“有卻有了,只是不好。”

“精益求精,不過這香可是燒了四分之一了。寶姑娘可要抓緊點。薔哥兒,你的呢。”

賈薔:“剛剛好。”

眾人開始陸續的交卷。

交了五六份上去,還有幾個人在動筆。

題目比較好寫,最起碼沒有那種實在下不了筆的人。

李紈:“我可要看詩了,要是看完了還不交卷那可是要罰的。”

李紈不會作詩,但是看詩的話,還不算難。

先看探春的:“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再依次看過別人的。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看到黛玉作的詩的時候,都道以這首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