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口岸(第1/2頁)
章節報錯
賈薔與皇帝的對話,可把旁邊的小太監嚇壞了。
不是早跟這位哥兒交代過,千萬記得要少說少看多聽,可這位哥兒明顯的不把自己說的話當一回事。
也難怪一個小縣令敢告御狀,這個改農田為桑本就是上頭的主意。
他只是奉旨辦事,有什麼好怕的,只是辦事的過程中稍微激進了點。
可要是不激進的話,百姓又不會乖乖聽話。
有關於土地的事,對農民來說可就是天大的事。
皇帝在心裡也不是沒想過。
那麼多田,那麼多百姓,又是倭寇鬧事的地方,要真是激起了民變,就不是國家之福了,恐怕是件禍事。
產絲綢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銀子,不這樣的辦,那還有什麼法子能搞來銀子,宮裡的用度也是非常大的。
現今的這個皇帝也不是什麼貪圖享樂的。但是用度依舊很大。
“賈薔,那照你說,要想生錢,該當如何。”
皇帝只是隨口一問,剛剛聽的賈薔說的這些話,確實有些道理,破天荒的又說了這麼句,想看看賈薔怎麼回答。
賈薔恭敬的說著:“開放通商口岸,加市舶司,商品流通於外國,收取的關稅會是一筆數量非常龐大的銀子。”
皇帝又沉思了一會兒。
自前朝開始,就有海禁。
本朝,自開國皇帝始就實行海禁。
特別是到了太上皇的時候,到了極致,直接閉關鎖國了。
斷絕了與國外往來。
好不容易才把異族番邦趕了出去,這要是再開放,把大批的倭寇還有其他那些個海外民族引了過來怎麼辦,再把他們驅逐出去嗎。
據史書記載,唐宋的市舶司確實賺了很多的銀子。
但是如今朝代不一樣了。
海禁也有好的影響,不然的話,前朝,還有本朝前面的幾位皇帝也不會一直的實行海禁。
聽到賈薔說開放通商口岸的時候,皇帝想了想可行性,或許確實能賺錢,但是跟未知的危險來說,未免有些冒險。
這幾年一直在裁撤軍隊,精簡軍隊,也是為了省錢。
“跪安吧。”
賈薔退了出去。
在小太監的帶領下出了去。
“我的賈大人嘞,奴婢交代您的話是一句也沒聽吶。我可是捏著一把汗,還好倭寇掃除了,陛下的心情看著還不錯。”
“多謝馮公公記掛,我這是第一次來皇宮,第一次見到陛下,心情有些激盪,能和陛下多說些話,值了。還要請公公多關注下家姐賈元春。他日再出宮來,一定來寧國府,好好招待您。”
“一定,下次咱家再辦差的時候,一定來見見賈大人。”
兩人互相都看得上。
並且現在兩人的職位都不是很高。
賈薔認為這位馮公公以後一定能是一個大太監,這麼的機警。
而馮太監也是認為賈薔以後會大有可為。
......
青原縣。
“縣尊,上頭的指令來了。”
“怎樣,那個龍禁尉的下場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