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母星上,要塞修道院裡除了藥劑師和先知兄弟會以外,整備大廳常年都沒什麼人氣。

幾位大導師要麼在戰區行動,要麼正在趕往新的戰區,也就是艾丹因為新兵入役的問題,會時不時在泰坦母星住上幾天。

再有就是第三、五、六連隊,偶爾會因為王座庭的換防任務,臨時在泰坦母星上停留,然後又接到來自審判庭或是大導師們的召喚,在休整後趕赴其他的戰場。

但長期超負荷的運轉顯然弊端重重,灰騎士一直以來過高的傷亡率就是顯露的惡果之一。

而進入了軍團時代後,所有的程式都在走向正軌,類似這種跨星域的長途奔襲,就顯得愈發少了起來。

但少不代表沒有,不做更不是代表不能。

就像這次,加爾文在哥特星域外圍與兩支混沌軍團相遇之後,一聲令下就調動了灰騎士僅有的三個戰鬥大群中的兩個。

而除了泰坦母星上正在培育的新兵以外,僅剩的那個戰鬥大群本身就在哥特星區。

“你那裡有困難?”戈爾貢對基層士兵的狀態並不瞭解,但以小加爾文的性格,必然是不會因為個人的原因去抱怨。

可他畢竟出身不同,對新部隊的這些兄弟的心態,抓的也就不如對方那麼準。

“沒有!我擔心的是廷達羅斯那邊。”

小加爾文習慣性的嘴硬,但實際的情況也確實如此。

灰騎士,畢竟也是阿斯塔特,艦上生活的條件雖然不如地面,可對這群超人的影響也確實不大。

可就像是一把被精心保養的長劍,在某一天的擦拭時忽然發現了細微的劃痕一樣。

小加爾文作為戰鬥大群的主官,自然也在長達半年的任務中,發現了灰騎士們因為長期戰備,而在精神和身體機能方面的細微變動。

這是典型的可大可小的問題,往小了說這種變動微乎其微,除了戰團主官以外沒人會注意;

而在其他的戰團裡,無論是大遠征時代裡,本質上被當做消耗品的阿斯塔特,還是戰團時代下礙於帝國國力和《聖典》的影響,已經無力去挑剔的阿斯塔特,都沒有條件去在乎這種事。

可要是往大了說,那麼作為一支新生的軍團,作為一個有著原體親自坐鎮,並且沒有《聖典》桎梏的土豪軍團。他們在成立和擴長初期的每一名士兵,都是寶貴的經驗種子!

別人可以不在乎,但小加爾文必須在乎!

至於廷達羅斯軍團的狀態,就更不是他的隨口敷衍。

以灰騎士們的給養標準和戰艦上的生活環境,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更不要說是居住在戰艦中層,人均只有一層床鋪作為私人空間的輔助軍了!

但他們沒的選,因為這些事原體知道,而他既然能那樣做,就必然有他的道理。

加爾文此時,還在與帝國之拳、哥特星區的土著們溝通。畢竟他此行在明面上的目的,就是解決哥特星區與帝國失聯的問題。

而在異形撤離,放棄了對星區本土的入侵以後,哥特星區上的威脅已暫時解除,他除了坐鎮哥特本土指揮收復戰役外,再沒有其他的理由離開。

可偏偏在會議之前,他又在帝國之拳的口中,得知了他一直在尋找的線索。

於是如何一邊趕赴布里吉亞,將那個一直被他尋找的人完整的帶回來;

一邊建立哥特戰區,讓後續的帝國援軍能被順利整合,然後在異形和混沌的雙重威脅下收復失地,就成了他眼下最重要的工作。

“考爾……”

加爾文不知道是第幾次在心裡唸叨著這個名字了,但他發誓,一旦見到這個特別能跑路的機械神甫,定然會好好的讓他體會一次自己的“熱情”。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