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團的秘密洩露了?還是山陣號與禁軍有新的合作協議?”

疑神疑鬼的泰倫提烏斯幾乎要繃不住表情,但多恩之子的血脈又強制性的提醒著他的使命。

先回去問清楚!

不!先向連隊報告!

不!先執行命令!

兩種……不,是三種不同的想法,幾乎快逼死這個強迫症的晚期患者。

而那與他血脈源頭一致的責任感最終還是佔據了上風,於是他只能在周圍人的異樣眼光下,用面罩上略顯突兀的一口長氣,去暫時緩解自己內心裡的種種疑惑……

而此時的加爾文,還在適應著自己的全新視角。

海軍大艦隊正面正在發生的戰鬥,已經牽扯了他大部分的注意力。

佩斯瑪的焦灼,對整個戰局而言就像是一個被下滿了棋子的棋盤邊角;

而執子的雙方,在確認了哪裡暫時沒有變化之後,自然又開始在其他的方向落子佈局。

於是,帝國的一方,就有了大艦隊的出港,以及最關鍵的黑石要塞的機動、再部署;

二者的目的一樣,都是充實整個防線的彈性和厚度,並且最佳化整體的兵力佈置,以應對接下來更多的變局。

大艦隊的目的,即是繼續擠壓哥特邊緣的死亡守衛,逼迫他們在艦隊安全和已經投入到正面進攻的力量之間做出選擇。

而黑石要塞,則要脫離之前為防護異形入侵,並且節約能源而停滯的引力平衡點(拉格朗日點),正式向星系防禦體系的中央區域進發。

這是一步明棋,也可以稱得上是陽謀。

因為作為防守方的黑石要塞,一旦成功部署到軌道防禦的要塞群中央,等於無限制的壓縮了入侵方艦隊的火力。

正面進攻一個有鑄造世界支援,並且完整的防禦體系已經很難,而再加上黑石要塞的強大的火力部署,這是以莫塔裡安手中的兵力都不願意付出的慘痛代價。

而莫塔裡安也不會坐視不管,他應對著哥特方面動作的辦法,就是在黑石要塞剛剛離開大艦隊後方的時候,將手裡一直隱藏在星系視野外的另一支艦隊派出。

這也是一步明棋,它指向的卻是看似穩固的黑石要塞。

在脫離了大艦隊的阻斷後,單獨行進的黑石要塞,等於將自己置於死亡守衛的直接進攻之下。

而如果莫塔裡安的決心堅定,那這就是一場極為殘酷的登陸戰的前兆。

他有這個決心麼?當然有!加爾文毫不懷疑。

而不巧的是,大艦隊這邊也同樣陷入了危機。

行星殺手甫一登場,就用兩艘主力艦的隕落,彰顯了其強大到超出帝國軍人認知的火力。

若是繼續放任它肆意射擊,那將對整個大艦隊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而須知,作為掌握著戰場主動權的進攻方,死亡守衛的軍團主力,至今仍舊沒有顯露行蹤。

此刻的任何決定,都可能影響接下來的戰爭走向,甚至會直接造成區域性戰場的兵力落差,進而造成不對稱兵力下的連鎖潰敗!

這無疑是在考驗加爾文的戰略定力,更是在折磨著每一個帝國將軍的戰略決心。

這,就是戰場上的第二重博弈。

但僅僅就是這些麼?

加爾文想到這裡,微微的搖頭否定。

這還僅僅是常規的戰鬥,是莫塔裡安作為一個前任的帝國軍團長,對他這個後來者的考驗而已。

當前的局勢儘管艱難,但說到底還是被限制在能被理解的軍事範疇內。

而加爾文清楚的知道,只有這些明面上的手段都被自己應對下來,他才有資格去面對莫塔裡安——作為一個墮落升魔後的惡魔原體,所掌握的真正力量。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