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猜測與佈局—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意外,並非是基於戰略思想的變化,而更像是不同的人出於不同的戰術高度,對同一種戰略思想的不同運用。
於是資訊差就這樣形成了:
在帝國的敵人眼中,加爾文出現的時間雖然只有百年,但已然表現出鮮明的戰術風格。
幾位墮落基因原體和恐懼之眼中的黑色軍團之主,雖然未曾與他交手,但依舊已在自己的領域之內進行過或多或少的針對性演習。
可在灰騎士的軍團之內,這種刻板印象則早已不復存在。
儘管加爾文在SATA、無名星、俄爾普斯、乃至摩洛星系的戰爭中,都表現出對輕步兵以及機動作戰的明顯偏好。
可在泰坦和王座庭的專屬訓練世界裡,原體早已用他豐富的奇思妙想,給所有有幸站在他對面的戰友們留下一個極為深刻的印象——多變。
是的,儘管戰爭就像是一道從不重複,但又隨時可能出現的致命考題。
但當這道考題出現在加爾文面前的時候,這個被無數雙眼睛注視著的“帝皇之子”,卻總是能再看似狹窄的解題思路中,給出令人意外的答案。
而這種特質,正是眾多瞭解他、並與他朝夕相處的灰騎士們也無法理解的問題。
也正是這種特質,正隨著他在帝國舞臺中愈發長久的表演時間,逐漸為所有與他有過交集的敵友所認知。
“三個泰拉日?”
加爾文的眼神在星圖上游移,然後穿過了紐庫斯、祖洛斯兩個星系,最終落在了克洛斯尼之上。
原體的手指下意識的微微顫動,飛速運算的大腦則在模擬著賽普拉蒙迪方向的可能決斷:
哥特星區的戰略價值毋庸置疑,因為這裡不但有著極度繁華的巢都世界,能夠提供大量的可用兵員和財富。
更是有著帝國在朦朧星域中排名前五的鑄造世界,提供著除恐懼之眼前線之外的,所有戰爭中消耗的武器、彈藥中的大半。
是以,無論從星域的角度還是從帝國的全域性視野,哥特星區都是不容有失的重中之重。
加爾文相信,無論朦朧星域的掌權者是誰,都不會坐視哥特星區的事態繼續發展。
但偏偏恐懼之眼的存在,已經牽制住朦朧星域的大半常駐兵力。
而附近的鑄造世界也是如此。
無論是身處前線的鑄造世界,諸如阿格里皮娜、莫雷達卡,還是身處後方的特里索麗亞。
其全部的工業產能和鑄造世界附屬的護教軍團(泰坦修會和宏枝),也都在為恐懼之眼的方向警戒。
那就只有盧修斯了。
加爾文看向星圖的上方,在與哥特星區相隔一道龐大的亞空間紊流的數千光年之外,這個以高能武器技術而文明的鑄造世界,正安靜的坐落在一片虛空之中。
而除卻那個自大遠征末期就盤踞在盧修斯前方的亞空間紊流之外,擋在盧修斯與哥特星區前方的另外一側,則由兩個令加爾文更加欣喜的星系組成:
杜託尼斯、弗雷什。
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