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黑與紅,陰影之中的謀劃(七)意外的責任:信仰與靈魂的歸屬(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總不能,只要是經過他的手救贖過的靈魂,就一定要死皮賴臉的賴上他了吧?
你明明有更多的選擇的!
還有,這不是帝皇老爹的活麼?怎麼就稀裡糊塗的落在了他的頭上?
他原本就為自己這塊自留地裡的那些人犯愁,這下倒好,照著這個意思捋下去,豈不是他打一架就要收一批人?
當他這塊自留地是大院呢?還就突出一個想來就來?還有完沒完了?
之前在俄爾普斯那邊留下的影響,已經夠讓他頭疼的了。那裡的人也不知道從哪裡給他安排了一個“灰燼之使”的名號,號稱他是帝皇在現世中行走的使徒。
整個俄爾普斯星區的帝國公民都在向他祈禱,包括但不限於萊雅克、哈桑、尤爾迪斯、俄爾普斯在內的整個扇區,都在數十年內傳播著有關“灰燼之使”的名號!
這群夯貨甚至還在向外傳播擴散!
按照暴風星域當局在事後的說法,俄爾普斯、哈桑、尤爾迪斯、萊雅克等四個星區提前結束的戰爭,讓正在為星域內同時持續的其他戰事的星域政府,緩解了極大的壓力。
而且隨著俄爾普斯等四個星區在事實上合併成一個扇區,強力的扇區政府在幾十年內就恢復了之前戰爭損失的元氣。
而帝國國教在這這其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自奧菲利亞7號方向的前來朝聖的人群,每年都可以為整個俄爾普斯扇區帶來巨大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在將整個暴風星域的精英人口持續不斷的送往這裡。
俄爾普斯扇區在之後的數十年內,不僅在人力充沛的情況下恢復了向外輸出工業產品的能力,還以“武裝朝聖”和向“灰燼之使的救贖致敬”的名義,向整個暴風星域的各個戰場上輸送了不少於3000萬的星界軍!
這本來是好事啊!但壞就壞在這個“灰燼之使”的名號,也藉著這些人口和物資的擴散渠道,向著整個暴風星域的各個戰場上擴張。
這其中,加爾文的那個“締約者”,帝國官方冊封的“活聖人”、大告解者馬杜克更是推波助瀾,遊走在整個暴風星域的各個戰場之上。
帝國國教對於“大告解者馬杜克”的行為不但沒有阻止,反倒是對他狂熱的宣傳帝皇的同時宣傳“聖·加爾文”的僭越行為樂見其成。
他們派出了十萬名以上來自奧菲利亞7號神學院的牧師,加入了馬杜克的隊伍。
這些親眼見證過加爾文救贖整個奧菲利亞7號的狂熱信仰者,更是用自己專業的神學知識和狂熱的佈道之心,為這堆充滿了“意外”的篝火,再度添上了無可計數的柴薪……
位於奧菲利亞7號星上的聖隱修道院,也參與到了這次武裝朝聖的大軍之中。
大量的戰鬥修女們以連隊為單位,出現在這些由凡人組成的部隊之中。她們用自己精悍的戰鬥素養和強大的武器裝備,成功的在潮水一樣的凡人軍隊中承擔起核心力量的責任。
暴風星域的當局對此頗為意外,因為他們不止一次的嘗試動員這些“帝皇之女”。
但因著她們同時接受帝國國教與審判庭的雙重領導,其深厚的背景,讓星界軍與帝國海軍的將軍們無可奈何,只能放任她們自行決定參與或退出任何一個戰場。
但現在這種情況不見了,戰鬥修女們跟隨著武裝朝聖的大軍用海量的兵力將敵人碾碎,將勝利從一個戰場帶向另一個戰場。
而對於這種發生在暴風星域的、堪稱“奇蹟”的現象,帝國的頂層架構不約而同的保持了詭異的沉默。
審判庭對於暴風星域的情況全程監督,但沒有發表過任何的意見。這大抵是他們也未曾想過有朝一日,私自傳播帝國信仰的來源竟是自家的至高領主的緣故。
他們不是沒有人試圖質疑這種現象,可作為這種現象的源頭,如今的帝國審判庭至高領主審判官、聖錘修會之首、灰騎士軍團之主,本身又是新生的帝國之眼的建立者。
他在泰拉上的一舉一動雖然被嚴格的保密,但在他離開泰拉之後,其進入王座庭與帝皇會面的訊息,也在禁軍和審判庭的刻意傳播下,真真假假的傳遍了整個泰拉,進而向審判庭在整個帝國的內部渠道中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