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對“永生者”的思考,與最輸不起的一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帝國曆39,座標暴風星域俄爾普斯節區俄爾普斯星區/哈桑星區。
自加爾文返回俄爾普斯半年以後。
這場僅帝國方面投入兵力超過2000萬,阿斯塔特超過5000名,甚至還有泰坦軍團出現的宏大戰役,終於在牽扯整個暴風星域的億兆黎民一年後,開始打響。
戰爭的方案在統帥部高階將領中並未引起太多的爭端。
鑑於哈桑星區那狹長的地域環境和工業佈局,所有參與到這場戰爭的高層都明白,這是一場沒有捷徑可走的苦戰。
曾經在數個世紀防務敗壞下,被輕易丟失的諸多要塞世界,此時都變成了一個個被以猩紅色符號標註在戰役程序表上的天塹。
而作為戰爭另外一側的獸人,則更是被加爾文帶領來自異形審判庭的技術人員,對所有的參戰將領來了一次徹底的科普。
必須畢其功於一役!
此次戰役,首戰必須就是決戰!
獸人這個在審判庭看來,純粹以戰爭為目的而生的種族,那無法估量的繁殖速度被再三強調;
而一旦戰事拖延,曠日彌久之下:
帝國方面軍事勞頓、將士疲敝還算小事;
對方在長久拖延下,死灰復燃重新擁有戰力;
才是加爾文等人最為擔憂的事情!
希克斯——帕爾默——波文——沃斯特——普利斯特萊……
一道狹長的進攻路線圖在戰爭前夕的會議中,被加爾文反覆地標註在指揮大廳的全息主屏上。
這前四個星系,已經是帝國方面在經過無數次的推演和反推演之後,找到的最佳進攻路徑;
也唯有這些星球之間尚且不算太遙遠的距離,才能在帝國方面不計成本的第一波雷霆萬鈞打擊之下,為帝國之後的戰役維持上一條可以被接受的後勤補給線。
至於此次戰役的最終目標,那個被稱為普利斯特萊的星系,就正正好好地卡在哈桑星區的中央位置。
它作為一個並不富庶的星區被選為首府,在加爾文等人的眼中是有極為明確的戰略意義的。
不論是從南到北,還是從北到南。
加爾文反覆丈量過與它距離最近的兩個方向的星系,其中的距離都足有數十萬個天文單位之遠。
這是一處放在加爾文前世裡,從地緣政治上講類似澳洲的存在。
戰爭的雙方無論是從亞洲還是從美洲出發,這裡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它龐大的星系級的領土帶來的戰略意義,會讓任何失去它的一方整體的大艦隊集結,和後勤的保障範圍都大踏步地向後退縮數千公里!(在這裡,就意味著數十萬個天文單位。)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一旦失去這裡,失敗者的戰略威懾與控制範圍,都將徹底的被推離星區的中心,而勝負的天平則會狠狠地朝擁有這裡的人大幅度地傾斜!
這還僅僅是土地字面意義上的空間價值,它龐大領土帶來的農業產出帶來自持能力,則更是足以供養守備的軍隊以大多數的糧食補給;
其下轄的工業世界,也可以在本地礦產的支援下,完成多數輕武器的本地製造;
甚至一些包括大艦隊維修所需的重型裝備與設施,它都可以在俄爾普斯把核心部件送達以後,在本地完成對大艦隊的維修保養!
萬金不換的戰略寶地啊!可惜如今是在敵人的手裡……
加爾文看著這個星系的標註一動不動,整整站了5個日夜;
在他和俄爾普斯其他軍團高層的眼中:
能否在第一次戰役打響後,一路勢如破竹,趁著獸人未來得及反應將這裡拿下,就決定了整個戰爭絕大部分的勝負走向。
這就是,首戰即決戰的意義呵……也是他與整個俄爾普斯,最輸不起的一戰……
二更,先發後改。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