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那座最為著名的奧非利亞7號,則更是被譽為僅次於泰拉與火星的第三偉大、富裕的世界。

而在國教數千年發展進步的政治地位支援下,甚至有人以姐妹世界來稱呼它與帝國首都神聖泰拉的關係。

作為整個星域最為富裕的世界,它也理所當然的擁有最雄偉壯觀的建築。

在教宗貝尼丁四世的主持下,這個神聖的世界上被修築了一座建築面積足有9萬平方英里、高達4000米的雄偉神殿。

就算是與泰拉的王宮相比,也僅僅是稍有遜色。

而就是這座雄偉建築的最深處的某個教堂的禮拜堂裡,能夠決定整個星域大小事務的大人們正在緊張的商討之中。

與會的成員多數都身著教袍頭戴冠冕,樞機主教是他們在國教內部的權利階稱,也是他們對外時被尊稱的一個頭銜。

在國教與暴風星域確立地位的數百年後,教宗再次率領國教返回泰拉的政治舞臺;

而作為曾經國教的中庭所在的奧非利亞7號世界,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這個星域的行政首府的行在。

會議的多數成員都有教職在身,這也是星域內多數財富掌握在國教手中的標誌;

少數的成員同樣身披紅袍,圍坐在瑞扎鑄造世界的代表周圍,那是這個機械神教中能與火星正面對抗的存在,也是整個帝國機械神教中最大的地方割據勢力之一;

死亡守望的大師帶著幾名護衛與代表列席;他們只負責旁聽,不負責、也並不參與討論。

星域海軍大艦隊的代表,海軍大提督、帝國海軍高階領主上將——莫拉爾·泰的代表也列席旁聽;

嗯,這位代表的身份有些複雜,他既是星域艦隊的高階政務次官,也同時是那位領主上將的第122個兒子。

這些人對於加爾文的存在沒有利害衝突,自然也不置可否;

而那幾位掌控著星域多數政權和全部財權的樞機主教們則完全不同。

他們對加爾文的身份和存在極為敏感,作為審判庭理論上的最高位者,加爾文的身份天然就與國教有著相當對立的立場。

以瑞扎代表為首的其他十幾名次級鑄造世界的代表,對加爾文的存在也是態度複雜,褒貶不一。

他們對具體的政務並沒有表面那般不介意、不關心的態度;

事實上正是瑞扎鑄造世界的鑄造將軍們前後如一,都嚴格的保持著對政治的敏感和精明,才讓他們在數十個百年裡儘管經歷種種天災人禍,卻始終能夠保持高速度的成長;

在不斷的參與星域與帝國在各處的建設的同時,也同樣熱心的發展各個次級鑄造世界,並且對它們保持長期的扶持。

瑞扎能夠不斷的發展,最後成長為一個能與火星並肩而立的本土勢力,與這種政治敏感有絕對的關係。

而正是這個鑄造世界的代表,此時也對加爾文出現後,星域政策可能的變動極感興趣。

他們與國教的樞機主教一樣,既希望透過加爾文的認可,以得到通往泰拉的舞臺的門票;

卻又不想為對方返回泰拉之前所必須得到的功績,付出太多實際的代價。

二更,今天狀態不好,就這些吧。求票。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