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覲見的儀式,與治理的開端(第1/4頁)
章節報錯
一場低調但絕不簡單的覲見儀式,在亡魂救贖者號的中庭禮堂內舉行。
每一位有幸參與的俄爾普斯貴族都對那時見到的畫面永生難忘。
亡魂救贖者號艦橋下方,原本用作禁忌知識圖書館的位置,被改造成為一座龐大的宮殿和禮堂。
穿過兩扇雕刻有帝國雙頭鷹徽記的百米餘高的巨大門廊,一座由九面高牆十根廊柱組成的十邊形大殿出現在眾人眼前。
九面高牆全由白金色的金屬鑄成,寬近百米,高有近三百米;
其中的八面高牆上,皆雕刻著加爾文與過往灰騎士大導師們斬殺邪魔的故事。
而正面門廊的那面高牆,則雕刻著金色的帝國雙頭鷹在展翅飛翔,那雙頭鷹的兩支利爪牢牢地抓著一輪正在升起的銀色太陽。
那寓意著加爾文的權利得自帝皇的授予。
而銀色的太陽正中,是一把插在聖典正中的利劍的標記。
這是灰騎士戰團曾經的標記,加上外圍新增的銀色烈陽,就正好是如今灰騎士軍團的徽標。
而在其兩旁的位置上,則雕有稍小一些的兩個徽記:
審判庭那著名的帶有顱骨的羅馬數字“Ⅰ”的標記,由鮮血之紅和帝國之金構成主體色調,彰顯權威之時也不忘宣示其人類的純潔;
另一側不為人所知的雄獅與荊棘齒輪上只有黃銅的低調與質樸,那是屬於更加機密的噩兆修會的專屬徽記。
三位一體,君權帝(神)授,紋章陣列的內容繁複且精準。
它既明確的表達了加爾文權利來源的神聖,又清楚的展示了他手中力量的構成。
而這繁複的本身,就是權利的另外一種象徵。
若是有精通與帝國紋章學與神學的學者在場,他無需一一鑑別那些紋章的具體意義,僅僅從它的規格上就可以清楚的知道:
這種繁複的規格與級別,已經超過了身為凡人頂端的帝國高領主該有的規格;
這種級別的徽記,除了帝皇本人以外,就只有在那些大遠征時代裡為帝國拓土一方,對成千上萬個帝國世界的人民生殺予奪,權傾一方的軍團領袖所有。
而這些領袖,在帝國之內還有另外一個讓人熟悉的名字——基因原體。
這還不是這個徽記的全部,無數支戰戟與斷劍替代了這個級別徽章裡本該是國教天使的位置。(又或者,這個位置,本來就不該是國教所有?)
它們用鋼鐵和利刃組成的兩扇巨大的羽翼,圍繞著軍團徽記向外展開並向下延展,以託舉的姿態伸向下方的王座。
這其中的每一把武器上銘刻的神聖符文,都代表著過去近萬年裡在沉默中犧牲的灰騎士的存在。
羽翼向下延展的盡頭,正是那座巨大的、聳立於九階高臺之上的金屬王座。
這座被精金鑄成的、有著無數粗壯的線纜從基座向後蔓延的王座上,此時已有一名巨人踞坐其上。(其實就是靈能泰坦的投放大廳,他們看見的王座,就是改造後靈能泰坦的駕駛席。)
一把通體由靈能水晶打造的權杖一樣的巨錘,正閃爍著刺目的靈光,被它的主人隨手立在王座之旁。
他神聖的面孔被靈能的光霧遮擋,僅能看到有蔚藍色的靈能水晶雕琢而成的桂冠佩於銀色短髮的頭上,看不清楚面容的臉龐,卻又偏偏在每一個人眼裡展現出不同的面目。
白金色的巨人分立與王座的兩側,與來自噩兆修會的機械神甫們共同侍立與王座之旁。
冰藍色鋒刃的戰戟在手中緊握,盔甲的書劍徽記與高牆上的浮雕同出一門;
刻有噩兆修會雄獅齒輪徽記動力斧和動力權杖,也與牆上的獅徽呼應,同他們的盟友一起守衛著自己的君主。
再往下是更多的巨人的身影,組成了兩翼觀禮的人群:
來自四支阿斯塔特戰團的數百名老兵身披終結者動力甲,沉默地站在他們的戰旗之後,為王座兩翼再次增添色彩;
更遠處的帝國審判庭的審判官們穿著各自修會深淺不一的紅袍,安靜的與另外一側身著黑金制服的廷達羅斯軍團將領們遙遙對立。
那是何等神聖的一幕!
那卻又是何等殘酷的開端!
胡安和少數有幸得以覲見的貴族們,看著這神話的一樣的場景,被驚駭的手足痠軟。
這座大殿之內的每一處都是如此的神聖而冷酷,它們的每一個細節都有超過這些土著貴族想象的精緻而充滿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