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政務院的建築群深處,午夜時分。

這場史書記載發生於帝國曆999.39的元老院常務會議,註定和這個年份一樣不同尋常。

當柔和的夜風在人造大氣的調節下吹拂在泰拉的街道時,銀色的月光照耀下,位於政務院會議大廳外正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流在向各處穿梭。

正如泰拉領主的人數被限定為十二席一樣,服務於他們的政務院會議大廳亦同樣是一座十二變形的建築。

在通往十二座專用停機坪的安全走廊上,代表著各自勢力的十一支隊伍,此時卻有著截然不同但又同樣複雜的心思。(太陽領主在外征戰,未參與此次會議。)

政務院本身的隊伍自不必提,剛剛履職的政務院總長布雷頓以及他的親隨全數被禁軍衛士帶走,剩餘的低階官僚正是處在最狼狽與倉皇的狀態。

而其他的隊伍中審判庭與霸權之塔的隊伍離開的最早,因為無論是加爾文還是圖拉真,眼下都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前者作為整個風暴的核心與促成者,註定要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忙碌的在泰拉與泰坦之間疲於奔命。

皇宮區裡的那個男人還在等待他去拯救,而加爾文的身體則在不斷的恢復與成長。

雖然“他”說過這麼做的意義不大,但只要有一點希望加爾文就不可能放棄。

審判庭也就一大堆的事在等待他處理,除了日常與突發情況的處置,內部的鬥爭也無時不刻不在繼續。

保守派與激進派的糾葛就像是銜尾蛇一樣的永恆,永遠在彼此鬥爭的同時彼此成就。

而作為擁有神性靈魂的存在,加爾文對於這種鬥爭持中立態度,既不會為恐懼而放棄對亞空間的探索,也不會天真的以為亞空間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泰坦方面也有相當多的日程安排。

大導師議會早在十年以前的密集排期,終於開始到了收穫的時刻。

下一批的新兵在相距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再次培育完畢,而擺在加爾文與大導師們面前的問題則是,他們的藥劑師已經無法支撐如此強度的工作。

百年一度的真名誓約也在誓約之劍被尋回後正式啟動,而作為灰騎士軍團之主的加爾文字人,也勢必要參加這場重要的典儀。

嗯,還有那個惡魔,那個被封印在泰坦深處的特殊的惡魔。

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成長以後,加爾文無論是個體的力量還是對至上天的瞭解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是到時候做個了斷了,畢竟讓“它”繼續被封印,只能拖累泰坦上的駐軍。

圖拉真手中的事務同樣不少。

這次對政務院總長官邸的突襲只是調查的開始。

而當發覺刺殺事件有邪教的參與以後,數支禁軍小隊已經動身前往下城區進行清理工作。

而前總理大臣梅洛·溫斯頓的死所隱藏的真相還遠不僅如此,根據線人的報告,至少還有一條大魚隱藏在水面之下。

帝國之眼的工作也同樣落在了圖拉真的肩上,加爾文暫時幫不上什麼忙。

至少在禁軍完成整備正式走出王座庭之前,審判庭對於帝國之眼的建立還只能停留在紙面階段。

其他的幾位高領主就沒有這兩位的從容了。

海軍元帥與行商浪人代表的隊伍,是第二批離開政務院主建築群的。

與他們來時的從容、大氣相比,這些人在離開的時候多少顯得有些急切而暴躁。

這其中尤以海軍元帥更甚,但在遍佈耳目的政務院裡,他還是忍住了當場與後者溝通的慾望。

兩人在分手後皆乘坐專機返回了自己的官邸。

而當行商浪人帶著他的隨從返回軌道上的戰艦時,迎接他的卻是一位來自南極的訪客,以及他身後的幾位來自卡利都司神廟的“隨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