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間隙,第一大群的種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加爾文最終還是選擇更換了自己的座艦,在他決定帶上這一千名新生的灰騎士以後。
還處在休眠中未甦醒的灰騎士們,都被機僕在藥劑師的監督下,搬運至新的旗艦、灰騎士的備用戰列母艦——不懈聖戰號上。
這是一艘僅有效空間就長達八公里的龐然大物,它滿是精金裝甲的軀體最寬處接近3公里,最窄處也有1.4公里。
艦艏兩門火星型新星炮,在滿功率射擊的情況下足以瞬間蒸發整隻艦隊的殺器;全艦徹底拋棄宏炮後總計十六門的帝皇之刃型光矛陣列,則是每一個被它鳥卜儀凝視的敵人的噩夢。
此型號的戰艦已經停產,在如今的帝國海軍中幾乎看不到它的姊妹艦。火星對此型號的戰艦補充,也僅限於大叛亂結束後最初的兩個千年。
因為製造它們的核心技術已在那場浩劫中遺失,相關的配套工廠和技術人員也破碎、流離於那場遍佈銀河的戰火,永遠不能找回。
在將船塢上僅有的數艘同型號戰艦完工以後,火星方面隨即宣告將因技術遺失而永遠封存建造它的船塢。
哦對了,它有一個古老而充滿寓意的名字——啟示錄級。
這艘沉睡了數千年的戰艦如今已完全甦醒,按照大導師議會的命令早在一年前就到達了費德曼四號星系,只等著加爾文的到達。
它是大導師議會在將新生的灰騎士送達的同時,送給加爾文的另一份禮物。
事實上早在俄爾普斯扇區的事務收尾時,母星泰坦就已從哈桑星區戰報中得到戰列巡洋艦——亡魂救贖者重傷的訊息。
原體改乘高速巡洋艦“懲戒天使號”的訊息也接踵而至,而這在當時看來乃是權變之舉,沒有任何問題。
但大導師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原體座艦的變更,對後續新兵訓練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懲戒天使號的空間、裝置都過於狹小、落後,它的建造只是為了滿足小隊到連隊級別的戰鬥需求。
而原體接下來的戰團、戰鬥大群級別的整訓,則嚴重的超過了它的能力上限。
並且考慮到加爾文的身份已經逐漸由暗轉明,其在審判庭中的地位也不再允許他隱藏在幕後。
所以再選擇巡洋艦做為座艦,已經顯得非常不合時宜。
綜合考慮之後,大導師們對原體座艦的要求就已經躍然紙上了:
一艘足夠保衛原體安全的戰艦;
一艘能夠配合他整訓工作的戰艦;
一艘能夠匹配上他高領主身份的戰艦;
一艘有足夠戰鬥力和自持能力,足以用毀滅性的火力彰顯他權威的戰艦。
榮光女王?不行!
艦隊司令馬爾達克向在場的眾人明確的表示,沒有三個以上的戰鬥大群就別想著驅使這個級別的戰爭巨獸。
那就只剩下標準的戰列艦了。
於是確認了範圍的大導師議會,就將具體的工作交給戰團的艦隊司令、勝利之刃修會大導師沃森·馬爾達克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