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於此,泰坦二上的裝備和訓練場地就出現了明顯的缺額。

在經過技術軍士的綜合評估後,加爾文已經按照技術軍士的工作成果向泰坦母星上發出調令。

大批的裝備與物資正在有序的經由第二修會的戰艦向泰坦二號上運輸。

但這還僅僅是開始,刨除物資的需求以外,軍團建設的真正難題在於戰略和戰術定位的轉變。

新生軍團的編制和具體的戰鬥框架必須在保持原有的特種作戰職能下,向著大兵團正面推進的方向轉移。

裝甲車輛的成建制使用和與泰坦軍團、廷達羅斯軍團的聯合作戰,乃至與軌道上方海軍艦隊的配合,都是新生軍團所欠缺的能力。

這些軍種間的合作與跨單位的聯合指揮,在戰團內的指揮層面都是一片空白。

好在加爾文有諸多“自己”可以依仗。

這些只存留於大遠征時代才有機會積累的經驗是如此珍貴,它們執行的“門檻”是如此昂貴,讓現今的帝國再無力復刻;

它們被儲存的方式是如此苛刻,以至於隨著軍團時代的老兵逐漸凋零,即使是初創戰團也只能靠著文字的記載進行膚淺的揣測。

但加爾文不同,他眾多時間線中在不同軍團服役背景就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

他對各個大遠征時代的軍團的作戰風格和其背後的邏輯,也都出自他本人的親身體驗。

這種在與帝國形形色色的敵人戰鬥中逐漸總結的記憶,讓他對軍團之間的編制和戰鬥邏輯有著深刻到刻進本能的理解。

而也是靠著這份理解,讓他清楚的知道各個軍團的戰略、戰術層面的優勢和擅長的戰鬥環境的同時,也讓清楚的明白每一個戰團強大的表面下,所最為忌憚的敵人與戰場環境。

這是帝皇賜予人類的財富,但卻被遺失在茫茫的歷史當中;這是所有忠誠的阿斯塔特戰士用鮮血鑄就的操典,但如今卻唯有加爾文能夠完整的繼承。

這些記憶在他的刻意回想下被從靈魂的深處啟封,並在他的總結和歸納下變成文字和條例,逐字逐句的被傳導到灰騎士的軍團意志當中。

軍團意志的優勢在這裡被利用到了極致,懲戒天使號上的每一名灰騎士都受益匪淺。

他們的靈能天賦讓他們可以避免低效的語言溝通,而透過靈能鏈路進行最本質的互相理解。而反覆的戰術細則和條例中各種情況的判定和其背後的緣由,也在這種溝通方式下快速的被傳導到每一名灰騎士的腦中。

他們在執勤的時候學習,在訓練的時候學習,甚至在休眠的時候,也將半清醒的意識投入到軍團意志的叢集當中。

加爾文對軍團戰鬥的各種思考,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被這些如飢似渴的靈魂汲取、吸收,在他們駛向霍利森五號星區的漫長時間裡,灰騎士正在以日為單位,向著完整成熟的軍團時代的作戰思維轉化。

更新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