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見並安撫這些代表著星區海軍意志的艦隊軍官以後,在加爾文的命令下大艦隊隨即調整航向,開始向灰騎士在暴風星域的大本營——位於本星區的費德曼星系/泰坦二號防禦要塞群前進。

以加爾文的標準來看,護衛艦隊這種存在本身就是屬於儀仗性質的存在,其真實戰力本身就值得懷疑不說,在遭遇突發事件時戰艦的服從性也是讓人無法信任的未知之數。

尤其是在克里格方面的六艘大巡未曾離開的背景下,這些由巴卡方向臨時抽調的戰艦,與其說是在維護加爾文身為泰拉高領主屁股下坐席的榮耀,不如說是在前任艦隊出現大規模墮落事件以後,在維持暴風星域海軍的臉面。

也正是有著這樣隱晦的立場,這支艦隊的提督在覲見加爾文的時候,表現出了超乎常理的熱忱和殷勤。

加爾文對於這種失之嚴謹的態度並不感冒,但出於同樣不能說出口的原因,他還是勉為其難地表達了適當的讚許,以安撫那位海軍准將頗為激動的心態。

但說歸說,做歸做。在手中還有克里格艦隊作為核心力量的背景下,加爾文不可能再將自己的安危置之於海軍的職責之內。

大艦隊在行進中表現出的陣列,就可以明確地體現出艦隊之主這樣的意志:

在以懲戒天使號為首的核心佇列之後,來自克里格星系的秩序之矛、秩序之盾、秩序之劍號三艘大巡以品字形拱衛在旗艦的周圍;

再往後的艦隊中段以及側翼,才是帝國海軍的編組序列。

艦隊脆弱的尾部也同樣由克里格系的大巡執掌:

三艘出廠時期稍晚的大巡如秩序系列的尾艦——秩序之盾、第二批次生產的大巡破曉之光、黎明之火號,在艦隊合流以後就悄然地佔據了行進佇列的這些位置。

軍人之間有些事是不需要語言溝通的,海軍的艦隊之間在合流時的排序,恰好就是這些事之一。

後續趕來的海軍本來就有將功補過的心思,在與加爾文會師以後看見對方所預留的位置,本來是準備去爭取一下的。

但海軍提督翻遍了合流前對方傳送過來的艦隊名單,也沒找到除審判庭以外的任何一支屬於凡人的戰艦。

跟阿斯塔特戰團的座艦搶奪戰鬥位置?海軍提督的頭還沒這麼鐵。

萬般無奈之下,這位正值中年、精力旺盛的海軍准將環顧四周也沒找到更好的選項。

他只能捏著鼻子代替暴風星域的全體同僚們,單方面承受這場無聲而漫長的“屈辱游行”。

這種贖罪的心態讓他的心情一直保持著高度的抑鬱,直到大艦隊在亞空間中不出預料的,遇到意外為止……

一更,二更可能晚一點。爆竹太吵了,腦子亂的厲害……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