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鉛灰色的天空下,閃電從厚重的陰雲裡劃過。

一瞬間的閃光在照徹大地後消失不見,被塵埃染成黑色的雨水由淅淅瀝瀝到大雨滂沱,最終在視野也構成一道厚重的簾幕。

這場象徵行星大陸板塊迎來雨季的降水,比以往提前了足足一月有餘;

它得益軌道上的艦船對引力潮汐的影響,更受控於天空上那些擅於操縱大氣的機械方舟。

是的,這場大雨本身對帝國方面,也同樣是一種戰術級別的武器。

在初步建立降落場,並且對第一波獸人完成正面擊潰以後,帝國方面在這顆星球上的戰術目標,就僅剩下儘可能摧毀這裡的有生力量、防空火力,為帝國向星系內的攻勢排除風險。

靈能泰坦在完成初期任務後已經被及時的回收,接下來在大氣層內對陸地部隊提供支援的,是一支六機泰坦組成的臨時打擊群。

他們將跟隨星界軍和灰騎士的步伐,在這個星球上將獸人的主力清掃乾淨。

這已經足夠了,尤其是在獸人軍心潰散的背景下。

這個物種粗糙強悍的外表下,對靈能與群體意志的依賴超乎了人類的預計。

不論是野獸戰爭中被寂靜修女們以自身生命擺一道的WarBoss,還是在這裡被加爾文正面擊碎的綠色能量。

這些代表著它們意識集合體的格式塔對它們太過重要,但卻沒有任何形式上的防護。

這無疑是一種極為明顯的漏洞和缺點。

而一旦這種缺點被敵人針對性打擊,這些失去精神支援的獸人就只能被再次打落凡塵,成為可以被科學理解範圍內的低活性種族。

這種低活性是基於它們類孢子的生物本能決定的:

它們基礎的能量轉化方式,是所有碳基生物裡都算是低階的光合作用。

這種選擇自然有它的權衡,其優點就是對環境的適應和忍耐,以及這種耐受性帶來的恐怖的繁殖能力;

那缺點呢?就是沒有靈能這種外來力量干涉下,它們的能量供給系統,根本不可能支援一個智慧種族的大腦能量需求!

這算什麼?

一個急工趕造的半成品嗎?

加爾文從戰場上離開後,就一直對這場得來的過於輕易的勝利進行反思。

他從獸人這個種族身上,見到了過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也因此明白了帝皇在經歷了烏蘭諾之役以後,為何依舊未將其放在眼裡:

無他,這就已經是它們這個種族的巔峰了。

過低的能量轉化門檻,帶來過快的擴張速度;

但過低的能量轉化門檻,也同樣讓它們種族在試圖進階成為真正完整形態時,需要比其他種族多出上千萬倍的人口!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一個龐大的獸人帝國的疆域,才剛剛夠它們完成基礎的理智和制度的構建。

那想要將整個種族都拉進靈能階段的靈魂飛昇,需要多少人口?

那些人口又需要多少新的人口?

你擱這兒玩P氏/騙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