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神學、權柄與秩序(第2/2頁)
章節報錯
“概念即權能,概念越完整,權能越強大。”
這是他在看到這枚閃光時腦海中就第一時間、自然而然地感知到的知識。而這也宣告著在三萬年以後,人類終於有人在通往神靈的超凡之路上,獲得了最初的、開創性的,也是實質性的知識。
在他此時的腦海中,關於這枚代表他與諸神一樣的權能的最初的種子,他正面臨著三個不同的選項:正義、權利與秩序。
三個看似都代表正向能力的選項,讓此時的加爾文頗為糾結:這三個選項,可能直接關係到他最初從這枚權能所代表的權柄中,獲得什麼樣的力量。
而這樣的****著不同力量體系的初始的種子,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為他帶來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境遇。
權威自不必提,這個選項是第一時間就被加爾文所排除的,自他與帝皇達成那場交易開始,他就明白自己的使命絕不是什麼一人之上萬人之下。
那麼什麼是正義呢?什麼又是秩序?正義,應該就是善良;而秩序,看起來卻似乎代表著有些冷酷的,不近人情的意味。
而與此相應而來的,有關善與惡的思考,也讓他沉浸在其中的同時,簡略地明白了一些所謂諸神可能代表的力量。
什麼是善?
什麼是惡?
亦或者說,善是永恆的麼?還是說惡是固定的?
加爾文的腦海中,有關於這樣的思考,在高速地進行著。
善是什麼?是道德嗎?道德是什麼?是法律嗎?
都不是,法律是維持規則與秩序的底線,而道德是法律的嚮往與精神所在。
善呢?善應該只是道德的原始的嚮往的目標,而並未有具體的定義。
為何要如此說呢?因為在人類的發展中,或者說所有的智慧種族的發展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道德或者說善的標準,從來都不是固定的,更遑論依附它們而存在的法律。
在原始社會,掠奪與殺戮是惡嗎?不是,對於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善;
在奴隸社會,對於他人的終身制的壓迫是惡嗎?不,在當時的法律中,這也同樣是必須被保護的善;
在封建社會,源於土地的兼併與人身的依附產生的壓迫,是惡嗎?要知道當時的社會中,這同樣是善。
善就是這樣,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提高著自己的標準,一如諸神,所代表的惡,在某些時刻,也曾經是善。
每一個新的善的標準的確立,都意味著新的惡的標準的更新,每一個善的概念也同樣與它的前輩們,彼時的善,現在的惡彼此對立而統一。
如此一來,簡單定義的善於正義,就永遠比積累著的惡要少得多。正義在某個方向上的定義往往同時只有一個,而與之對立統一存在的惡,卻多如牛毛。
甚至加爾文此時此刻已經看到了自己,如果輕易地接過了眼前所代表善良正義的權柄以後,最終也會在往後的漫長時光的某個時刻,成為了惡的一員。
那麼究竟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善?或者說,究竟是什麼才是於混沌對應的另一端力量的本質?
是秩序!唯有秩序,才是發展的基礎,也唯有秩序,才是善良誕生的可能。
思及至此的加爾文似乎明白了自己所追尋的目標,也明白了這個宇宙的某種本質上的真相:
與混沌鬥爭的,能夠真正對抗混沌諸神的權柄的,從不是他們這些渺小的人類,亦或者他們的前輩那個已經毀滅與莎力士第一聲嚎叫的靈族。
而是他們在種族不斷開隨著智慧與理性的開化中一路發展時,所代表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