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克里格的援軍,與更遠處的風暴(第2/4頁)
章節報錯
是的,在帝國海軍對大型星區防衛艦隊的設定裡,滿編20艘以上中大型艦船,並且包括最低五艘戰列艦,才是俄爾普斯該有的體量。
但彼時的俄爾普斯符合標準的戰艦數量也只有區區12艘,其中戰列艦更是隻有三艘。
就這,還要將其中三分之一的、喪失機動能力的、只能在軌道上充作炮臺的廢船刨除在外……
之後的戰事自然不用多說,且戰且退的俄爾普斯艦隊在數十年裡將有限的兵力發揮到了極致。
他們依託著邊境星系的防衛體系與當地軍民的團結一致,才勉強的抗住了獸人那無窮無盡的數量和指數級上升的入侵強度。
但就在此時,與哈桑星區方向完全相反的萊亞剋星區的廢墟里,居然傳來了混沌艦隊出現的訊息。
彼時的暴風星域雖然並未重視這裡的威脅,但軍令部與海軍中不乏遠見卓識之輩。
在他們的努力下,暴風星域當局還是象徵性的從星域大艦隊抽調了三艘大巡前往支援。
但兩面夾擊的形勢還是讓星區無以為繼。
星區艦隊主力只能在兩個完全相反的戰區中間反覆徒勞的奔跑。
再加上混沌早有預謀的腐化與滲透,最終釀成了那場著名的“迴廊海戰”的慘劇。
歐內斯特·約瑟夫由一艘戰列艦的少將主官晉升至海軍中將,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背景下完成的。
如果有選擇,他寧願不要這個象徵榮耀與權利的地位,以換取他人生後半段裡能有一個相對平穩的收場。
但命運就是如此殘酷,世代從軍的他也不可能在帝國危急存亡的關頭退縮。
軍情如火,他從晉升中將儀式到受命接掌北方戰區的全權政務,中間只有儀式所須的那短短的幾分鐘;
戰事如爐,從他接受北方艦隊時艦隊只有三艘戰艦的窘迫,到如今艦隊數量翻了一倍有餘已經能夠抵禦混沌的侵襲,則用了他人生裡最為漫長的十五年。
如今的約瑟夫中將比實際年齡要蒼老很多,本來預定在50年後的延壽手術怕是要提前進行。
但代價是值得的,北方戰區的防衛態勢穩定讓整個星區都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在他的領導下,依託著卡庭星系的要塞防禦體系的北方艦隊,戰果輝煌。
在不到敵艦二分之一的數量比下,他們已經擊退了混沌艦隊數次的進攻浪潮,為整個北方戰區爭取了近半年的和平時間。
更多的勞役與工程物資在這段時間裡源源不斷地從後方彙集,然後在卡庭的背後構築起全新的防禦體系。
卡庭星系背後原本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的戰略空白,在北方艦隊不計代價的死守中,終於有了一絲容錯的空間。
但敵人不會無所作為,最近的正面態勢過於平靜,平靜的讓約瑟夫本能的感到了其中的異樣。
這在他眼中與其說是敵人久攻不下的喘息,約瑟夫更願意相信是一次更大的攻勢正在被醞釀。
審判庭的情報也證實了他的一部分猜想:
在已經失陷的納茲萊姆鑄造世界上,有全新的、未知型號的巨大戰艦正在被建造。
那種戰艦的具體情報暫時還未取得,但約瑟夫僅僅從圖片裡它躺在泊位中那與龍骨幾乎等長的主炮就可以想象它的殘暴!
這算是什麼?
一艘搭載了巨炮的戰艦?
還是一門巨炮被搭載了戰艦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