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錘這一次的改制,灰騎士在其中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正是由灰騎士大導師議會的代表,在審判庭泰拉評議會的多方遊說之下,才有了這一次堪稱史無前例的會議。

作為灰騎士戰團開始主導聖錘修會的代價,他們向由凡人主導的另外兩個審判庭分支——討逆修會、攘外修會讓渡了足足4個原初議會的常設席位。

而也正是這四個常設席位的正式轉移,才讓這兩個新生的修會在審判庭內得到了正式的確認。

是的,這兩個修會雖然已建立超過千年的時光,但在審判庭內部仍舊沒有正式的地位。

公認的原初議會中只有12個席位,並且全部在聖錘修會手中。

雖然這個機構因為種種原因,已經數千年沒有正式運作,但只要一日沒有這個席位,兩個大型修會在法理上就有隨時被取締的風險。

這一次的席位轉移,是聖錘修會的妥協,以換取審判庭內多數人的支援;

更是一種合理的讓渡,以適應帝國如今的環境,並對其餘的修會有一次官方意義上的正式承認。

這也是一次多方共贏的嘗試。今後的審判庭內,聖錘修會依舊以自己的四個席位佔據主導地位。

只要有另外兩席支援,他們依舊牢牢把握著絕對的多數。

灰騎士戰團也沒有吃虧,絕對多數的8個席位在聖錘修會內部毫無意義。

去掉四席,他們在聖錘修會內部的主導權還是一半。

並且隨著新生兵員的就位,老兵們開始轉向修會內部,他們對修會的主導只會更強,不會更弱。

討逆修會、攘外修會也沒有吃虧。

雖然所得不多,但正式席位的到手本身就是一種名分上的承認;

自今日起他們就正式與整個審判庭榮辱與共,而不在是模稜兩可的存在。

他們再也沒有被一朝清洗,徹底否定整個組織存在的風險了。

剩下的十一支小型修會,應該是此次會議的最大得利者。

他們在此次權利重組的過程中成功地洗白上岸,成為了有審判庭正式承認的權利組成。

這意味著他們的組織綱領與精神得到了內部同僚的廣泛認同,從此再也不用和邪教徒一樣只能隱秘地發展新成員了。

(有被認可的,自然就有不被認可的。那些人同樣在這場會議最初的通知範圍內,只不過在審判庭內部力量前所未有的團結下,這些人大概永遠都不會有活著抵達泰拉的機會了。)

並且在之後的工作裡,他們不僅能夠動用自己修會的力量。

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審判庭對外的公共力量,比如阿斯塔特戰團的徵調許可權,也將有限度地向他們開放。

以上這些,都是費德羅斯作為一名執掌數個星區生殺大權的高位者,所具有的視野和權謀得出的結論;

但在更高的層面上他所未能看到的是:

自今日起,審判庭互不統屬一盤散沙的局面將一去不返;

在最高原初議會重新恢復執行的背景下,審判庭這個滲透進帝國每個角落裡的龐然大物,將真正作為一個整體的姿態,重新出現在帝國的政治舞臺當中。

而這,又恰好就是灰騎士大導師議會的老兵們,為加爾文精心準備的另一座不亞於基因原體本身的王座。

一更,求票。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