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泰拉的“會”與“議”(下)(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間接的溝通渠道呢?也一樣不行。
作為昂貴但必須的一次性產品,這些戰團們從未被初創團認可;
長達幾個世紀的冷眼旁觀,哪怕瀕臨團滅也未曾有一次援助。
這些戰團與初創團們的關係可想而知。
如果讓那些自認血脈源頭的初創團前往溝通,怕不是火上澆油,嫌事情鬧得不大?
機械教團也許是一個好辦法,但如今也不適用。
對於這些註定要被“不可持續性消耗”掉的戰團,帝國對他們的物資管控一直極為嚴厲。
沒有徵兵世界還算小事,幾個世紀才有一次的物資補給才算常態。
所以用裝備作為條件,一直都是帝國對他們的有效管理方式。
但如今這一條也不能用了。
這些戰團已今非昔比、鳥槍換炮了。
7艘巡洋艦都不聲不響的開出來了,用屁股想都知道,這些戰團怎麼會被機械教會給出的微小誘惑所引導?
不可能的。
不是拿不出更高的代價,而是再加下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懷柔是有成本的,在這裡每加一分投入,就會在之後低調“處理”時多花十分。
高領主們都清楚其中的關隘,在討論中都無一例外的沉默了下去。
和平的解決方式至此全部被排除,剩下的就只有武力圍剿了。
這個命令不好下,因為一旦下達,那就意味帝國著近千年以來最大的一次叛亂的定性。
這不僅是後人評價裡對他們這些高位者一生功績的否定,更是對如今遍佈整個帝國的阿斯塔特群體的一次警鐘。
十二名高領主的席位上,每個人都各有思考、表情不一。
禁軍代表日常缺席,只有一名禁軍站立在席位之後,光禿禿的桌案上除了一頂象徵本人的頭盔別無他物。
國教的樞機代表閉目冥想,表示這裡的事情與他無關;
在費盡心思培養出的戰鬥修女部隊被巧取搶奪,成了討內修會免費的打工仔以後,國教的神棍們就徹底無慾無求,佛繫了起來。
刺客庭的代表也沒有說話,自“至高卿”事件以後,他們就不再被高領主們信任。
能出現在這場會議裡,還是審判庭擔保的功勞;可作為代價,他們的意志則必須與審判庭一致。
剩下的除了缺席的山陣號的代表、日常充作吉祥物的審判庭代表以外,就是這場會議中真正利益攸關的人了。
軍政部、內政部、海軍元帥、星炬庭、星語庭、機械教會,以及最後的總理大臣。
這七人互相用視線交換著彼此的看法,希望將這個必將記載與帝國曆史上的恥辱性的一幕,交給別人來出演。
“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