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兜兜轉轉,故人的相遇(第1/3頁)
章節報錯
仰賴帝皇庇佑。
加爾文與黎塞留長者的會面十分順利,這位出身泰拉高階貴族的前灰騎士大導師風度翩翩,即使身在精金鑄就的聖棺,也不能阻擋他溫雅話語和平淡之中的智慧。
再次仰賴帝皇庇佑。
我們尊敬的勝利大廳之主——高階聖殿騎士加拉赫大人的嘴並未開光。
所以萬幸,此次返程的路途沒有太多波折。
加爾文與他的新座艦——不屈意志號戰列艦,和其上搭載的數十萬廷達羅斯軍團士兵,順利地到達了位於太陽星域的母星泰坦。
出乎加爾文的意料,誓約之劍似乎比他想象中更加重要。
戰團高層罕見地超過一半人出席典禮,審判庭在太陽星域的代表也有參加。
至高大導師沃爾登甚至揚言將在之後的整整半個世紀內,將在外作戰的灰騎士輪番抽調,返回參加典禮。
這是加爾文平生所見的重大儀式,除了他自己當年的入役儀式以外,他沒見過更被重視的事件。
這個疑惑在稍後與沃爾登大導師的單獨會見中被提出,但卻未收到答案。
老人只是拍了拍加爾文的肩膀說時機未到,就將他打發了回去。
有關於向泰拉皇宮的行程,在這次會談中只是稍作提及,並未多做討論。
大導師的意見與加爾文字人出奇地一致:
在未取得對應的身份之前,一切前往泰拉的行程,都將暫時被擱置。
他們不缺的就是時間,在時機成熟前絕不貿然將自己置於眾目睽睽之下。
加爾文在泰坦上沒有過多逗留,在參與見證了誓約之劍的典禮後不久,他和他的戰艦不屈意志號帶領著其他兩艘返回換防的打擊巡洋艦,踏上了返程之路。
與來時相比,返回的船上多了不少新人。
除了半個連隊的灰騎士以外,述職完畢的禁軍盾衛連長尼古拉斯和整整2000名來自審判庭的靈能詠唱團成員才是純粹的客人。
前者的來意自不必提,除了加爾文自己以外,身邊的所有人都已經適應了這群緊隨加爾文行程的“金色掛件”;
後者的來意卻是意義重大,因為在經歷將近五十年的持續建設後,位於費德曼星系的泰坦二號要塞群工程終於接近尾聲。
當所有的人員訓練到位,武器裝置均已就位的情況下,剩餘工程專案就只有聖錘修會的一道專屬禱儀——次元迷霧尚未到位了。
沒錯,就是那個專屬於帝國宰相魔紋馬卡多當初為泰坦設下的遮蔽,那個以星球為施法物件的龐大法術。
這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法術,除帝皇本人以外,也唯有帝皇本人親口承認的帝國英雄——魔紋馬卡多有能力施展。
龐大的靈能迷霧將永久性地覆蓋行星級別的範圍,在隔絕一切探查與預言法術的同時,也將行星置於時間的長河之外。
最初的灰騎士戰團就是在這種偉力庇佑之下,才在千年的時間裡逃過大叛亂的波及後,又經歷了萬年的整訓得以成軍。
這是何等的智慧,後人每每談起都為之驚歎。這又是何等的偉力,讓後來者僅僅是想象都望之卻步。
這個級別的法術審判庭當然沒有能力複製,至少關於時間的回流與加速是現在的凡人絕對無法觸及的領域。
聖錘修會在翻遍馬卡多本人留下的資料後,也只能憑藉上千倍的人力,來試圖完成這個法術的前半部分。
就這,也是勉強為之。
返回的路上不屈意志號沒有選擇超遠距離折躍,這是為了泰坦方面緊張的人力資源考慮。
既然不急於返程,那麼加爾文選擇沿著太陽星域到暴風星域之間古老亞空間航道上慢慢行駛。
在此期間明碼通告自己存在的不屈意志號,將無條件響應它途經的每一個聖錘修會轄區的求援訊號。
這也是一次巡迴性質的遠征,將有效地利用不屈意志號的人力資源,從而保障這條航道的通暢。
太陽星域的整體態勢要好於帝國其他疆域,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畢竟作為帝國的核心統治區,泰拉對於太陽星域的各大星區有著絕對的領導關係,強力的中央集權管理下,大多數問題都可以被解決在蔓延之前。
而且這裡的機動力量也冠絕帝國各大星區——帝國高領主議會中永久席位之一的帝國海軍主力艦隊,就遊弋在這些星區之間。
這些星區的防衛力量也遠比帝國邊陲要強上很多,以軍務部為首的星界軍中的強力軍團,起碼一半以上永久駐紮在交通要道上的星球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