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前一任的真名持有者死去,才有下一任的灰騎士誕生,然後放棄自己接過那古老的名字,繼續與惡魔戰鬥。

這是屬於灰騎士們的秘密,也是帝皇對他們最後的饋贈。

真名由誓約之劍賜予,因為這三百個真名的種子被儲存在它劍身上的銘文之中。

所以凡人如果想得到這種力量,就需要誓約之劍的見證與啟迪。

但凡事皆有意外,真名也一樣如此。

這種強大的力量並非僅為灰騎士所有,其他的帝國勢力也有存在的記錄。

總有天生的靈魂高潔者,能繼承或自發凝聚新的、不在這300個名字以內的真名,從而得到帝皇的垂青成為人類在絕望之時的救主。

這種人稀少無比,可一旦出現就將拯救億兆黎民的生命。

除了那些命運的寵兒和國教真正的活聖人以外,沃爾登幾乎未見過其他的類似存在。

他們大多珍貴而難以複製,在帝國漫長的歷史中,也寥寥無幾。

唯有灰騎士的真名,能夠藉助誓約之劍的存在而穩定地延續。

而就是這樣的寶貴財富,他們已經丟失了整整兩個千年。

鐘聲在間斷以後再一次地響起,沃爾登放下手中的筆,起身走到正對泰拉方向的窗子,微笑著看向遠處。

前面十九聲的鐘鳴讓所有身處泰坦的人都知曉,一個無名的英雄被確認戰死,魂歸帝皇座下。

但後面再次響起的24響鐘聲的意義,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泰坦要塞的機魂,在歡迎誓約之劍遲到了2000年的歸來。

泰坦上的星港再次開始繁忙,機僕與技術軍士們忙碌地為戰艦準備出行的物資。

至高法令號戰列艦巍峨的身軀在泰坦星港上卓爾不群。

在經歷俄爾普斯之戰並經歷了十幾年的休整後,它終於被允許再次揚帆起航。

鎮守在母星泰坦上勝利大廳內的聖殿騎士與純淨密室的淨化者們放棄了常年隱修傾巢而出,以最高規格準備典儀。

在沃爾登的命令下,他們在勝利大廳之主、高階聖殿騎士加拉赫·聖·迪馬斯的帶領下,在前往暴風星域的途中,與另外兩艘灰騎士戰列艦會合,並在泰坦二號的基地上將聖劍自加爾文手中迎回。

加爾文這邊諸事順利,在返回泰坦二號的途中再未出現更多意外。

與來時的日夜兼程不同,亡魂救贖者號在平靜地行駛數週後,悄然地到達了母港泰坦二號的星港之中。

在等待所有凡人部隊分流下船返回各自駐地以後,加爾文帶著身邊的榮譽衛隊和新增加的“隨身玉米掛墜”們返回了泰坦二號的核心要塞。

在這座灰騎士戰團的新建母星要塞的最深處,一位自泰坦而來的靈魂擺渡者在安靜地等待他們。

穿過泰坦二號正門,宏偉的花崗岩質凱旋門讓金和他的同僚們在安靜中品頭論足,各自在心中對比著這裡與泰拉王城的區別。

黑袍間金的凡人輔助軍們正值守護衛,全副武裝的他們在各個崗位上,以肅穆的目光注視著這些巨人們的歸來。

要塞內通往禮堂的二重門過後,加爾文轉身攔住了金等人的一行。

他對金和他的同僚們說道。

“初次到來,作為地主的我本該為你們介紹這裡的情況,但犧牲的戰友尚且等待著我們舉行葬禮。你們就不必參加了。請恕我等禮數不周,這是屬於我們內部的典儀。”

禁軍衛士們對於這樣的解釋沒有異議,這個理由值得尊重。

而且換位思考,他們同樣不歡迎外人出現在悼亡戰友這種事務的私密場合上。

“您請自便,恕我等失陪。”金頷首以示同意,然後在凡人輔助軍的帶領下前往了為他們準備的休憩之處。

加爾文原地目送他們離去之後,帶著自己的衛隊成員,一起抬上三名戰友的棺槨繼續向內走去。

靈魂擺渡人早已在地下建造完畢的深層洞窟內等候,在看見加爾文等人的隊伍後,他什麼也沒有詢問,只是提著手裡蒼白色的長明燈在前方領路。

螺旋的走廊有十人寬,新建造的地下墓穴顯然要比泰坦母星上的而更加寬闊;

兩側扶手上的雕塑同母星一樣,先輩們戰鬥的英姿與面孔除了更新以外,別無二致。

加爾文沒有心情在這個場合交談,他身後的灰騎士也同樣不是第一次履行這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