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字面意思,那天剛好下雪,他感覺比往年都要冷,擔心南方的朋友沒有防寒防凍的經驗。」

安老師笑道,那天吹完頭髮之後,姚東的就是這麼解釋的。

主持人見學生一直提問的都是安茜,再次安排臺上的幾位談談與姚東合作觀感,讓她們評價導演。

第一個開口的是楊密:「姚導的前期籌備很充足,給了我足夠的時間去揣摩劇本、理解角色、學習樂器。開機以後我感覺還蠻輕鬆的,姚導給我的感覺是一切盡在掌握,整個劇組都聽他。」

張曉斐:「我很佩服姚導能在演員和導演之間來回切換,我們是現場收音的麼,不管誰彈錯了,他都不用回聽,就知道哪彈錯了。」

焦俊彥:「這是我第一部戲,她們把我想說的都說完了,呃......姚導給我的感覺認真,負責,而且很專業,他每天都會堅持圍度劇本研究第二天的拍攝計劃,之後還和其他部門開會討論拍攝方案,研究各種細節。」

景恬:「姚導一直挺照顧我的,他教了我許多許多,給我的感覺就是大哥哥、是領路人。」

......

與此同時,重慶,西南大學大禮堂。

姚東、老胡也在進行差不多的流程,即將結束時,主持人忽地提問:「姚導,今天到場的很多同學即將面臨畢業後的選擇,您除了是文藝工作者、還是企業家、慈善家,您有什麼好的建議給同學們嗎?」

這問題不僅完全脫離了電影,一個回答不好就特麼得翻車。姚東沉吟三秒,謙遜道:「我的確是做了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但離慈善家還差的遠;企業家更談不上,公司之前一直是我媽在打理,現在也是職業經理人在管理,和我壓根沒多大關係。」

「我畢業才三年,讀的還是北電這麼個藝校,也不太敢給諸位同學建議,我給大家簡單分享一段我自己的經歷。」

「1997年我因為我姐《最初的夢想》這張專輯,認識吳爾善導演,然後我有了一個攝影夢,為此我開始練習手臂,讓自己的手更穩。

2000年我懷揣著攝影夢考進北電,但學的是表演,離攝影機很近,但離攝影夢很遠。

一直到2004年,我有段時間比較閒,我報了我們學校的攝影進修班、導演進修班,之後又讀了侯克明老師的在職研究生。

2005年拍《不能說的秘密》,我跟著老吳後邊當學徒。

2006年拍《滿城盡帶黃金甲》我纏著趙小丁老師後邊學攝影,還跟著張一謀導演後邊學場面排程。

而今年我自己執導了第一部電影《青春派》。」

姚東抬起手比劃,慷慨激昂道:「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也都是懷揣著夢想,進的西南大學!」

他把手收回來,頓了頓,低沉道:「也許,很多同學直到離校,也沒能離夢想更近,甚至,漸行漸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

他再次頓了頓,右手一攤,道:「但那又怎樣?」右手收回握拳,高昂道:「我們正青春!」

「青春就得有青春的派!就像你們的校友袁隆平院士那樣,朝準夢想的方向,擼起袖子加油幹就行了!」

「好!」

「加油幹!」

......

安老師一行人北師大的路演一結束,安老師獨自接受傳京城娛樂信報的專訪。

而楊密和其他姑娘也在回答《娛樂現場》、《娛樂星播報》的簡單提問,這兩都是娛樂播報類電視節目。

其實姚東和安老師兩組人馬的高校路演,全程都是有媒體記者跟著的,包括但不限於藤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