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星你試鏡(第1/4頁)
章節報錯
姚東進入會客室時,已經是7點多了,三人客套了幾句,就移步到樓下餐廳。
程爾看著姚東一邊吃菜,一邊快速翻動劇本,狐疑地看向寧號,彷彿再說:你呀不是騙我的吧,他真的懂劇本麼?
姚東以往有署名的劇本雖然多,但圈裡編劇署名一直都是個迷。姚東又這麼有錢有地位,程爾對以往他署名的那些作品,其實都是持有懷疑態度的。
「本子非常不錯。」
姚東一目十行地看完劇本,誠心誇讚道。
程爾帶來的本子是未完成的《邊境風雲》,這部電影姚東重生前是看過的,而且非常喜歡裡邊高葉說的那一句:這個事情表面上是治安問題,其實是情感問題。
《邊境風雲》並不是一部刻意去討好觀眾的電影,表現手法帶有相當的實驗性,某些方面甚至比某些藝術電影走得更遠。
電影的劇情分成了「狗」、「往事」、「女兒」和「往事」四個章節,分別以字幕形式註明,每一章節相對獨立,合在一起又組成人物、線索眾多的有序整體。
這是一個會讓國內觀眾感到陌生的非常規的敘事方式,但影片中情節的穿插呼應,也採用了寧號在《石頭》中的多線敘事技巧,所以只要觀眾注意點細節,看懂這個故事並不難。
但這部片是犯罪劇情片,並不是《石頭》和《賽車》那樣的喜劇,所以想和《石頭》那樣大賣是不可能的。
而且電影中的瑕疵有不少,如感情線的語焉不詳,存在一些情節的bug等等,特別是過度的風格化導致影片觀賞性降低的問題。
老實講,姚東對程爾還是挺佩服的。
這傢伙是真一點都不怕廣墊爸爸,也不愁自己下部電影資金沒著落啊。
畢業作品《犯罪分子》被禁,第一部長片作品《第三個人》撲了,《邊境風雲》居然還這麼堅持的表達自己,還要繼續探討犯罪與情感的關係。
所謂「邊境」並不只是單純的地域上的邊界,而是暗示人的內心深處的那條模湖界限。
而電影中幾位主要人物的對白很少,且幾乎一直面無表情,鏡頭也相應遲滯,剪輯節奏慢,形式感極強,這些都是程爾為了凸顯人物內心「風雲」的刻意為之。
電影的片尾曲《最後的晚餐》,那直白的歌詞,是真TM諷刺啊。
「你別光說不錯,倒是給點意見啊。」寧號舉杯笑道。
「程導的個人風格太強,我沒什麼意見。」
姚東舉杯喝了口水,接著道:「程導這樣把故事分割重構,肯定得多線敘事,這方面你比我強的多了,你幫忙就行了。」
《邊境風雲》瑕疵是多,但哪部電影沒有瑕疵?
有的劇本改改沒所謂,這種多線敘事的劇本,那真就是牽一髮動全身,而程爾又是個人風格極其強烈的導演,隨便插手給他添亂不說,還有可能會破壞掉整部電影的框架。….
「你這是同意投了?」寧號咧嘴笑道。
「嗯。」
姚東應了一聲,又敲了敲劇本,看向程爾,笑道:「因為題材,這票房肯定比不上《賽車》,《石頭》都夠嗆,程導做預算的時候,可千萬省著點來。」
「謝謝姚總。」
程爾憨笑舉杯,不管姚東剛是真看還是假看,願意給投資就足夠了。
寧號卻質疑道:「這麼有意思的警匪片,怎麼可能不賣座?」
「香港那麼多警匪片,有幾部賣座的?」姚東反問道。
「那倒也是。」寧號贊成道。
從《無間道》之後,警匪片的票房就再也沒雄起過。《邊境風雲》雖然是難得一見的好本子,但這個題
材的票房天花板就在那。
「唉.......」
程爾長嘆一口氣,放下酒杯,掏出煙盒給寧號散煙。
「有什麼好嘆氣的。」
姚東把劇本放到圓盤上轉還給程爾,打氣道:「預算省著點做,應該不至於虧錢。」他看了眼寧號,笑道道:「省錢方面他可也是高手,你乾脆讓他給你做個監製得了。」
此時的孫紅雷、楊昆、王洛旦等人的片酬還不算高,《邊境風雲》又沒什麼大場面,有個一千萬絕對是足夠的。
程爾導演+寧號監製,就算電影的票房不太理想,算上版權等方面的收入,就算真虧錢,也不會虧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