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姚東應了一聲,朝剛接通的電話笑道:「喂,瑛姐......呃,你和王總喝茶呢。那你們先聊著,明天你和鍾總一起來趟青雲門。」

新聞說得沒錯,這個

現象非常普遍,其實這一直都是行業的潛規則。

04年之前國內票房都是人工統計的,不僅耗時耗力,還不夠準確。

04年開始,官方鋪開了軟體系統,透過網際網路來計算票房,而負責統計釋出的,正是總局的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

這是國內唯一的權威票房統計機構,來源於全國影院計算機售票終端實際收到的資料,每週二出爐,每週四在《中國電影報》上釋出。

但由於釋出不及時,又沒有合法的網路轉載,認知度和影響力十分有限,很多人連《中國電影報》長啥樣都不知道。

此外,即便以這種方式統計,仍然存在統計票房比實際票房低的現象,而且還不小。

中國的電影市場分為三級: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

一級市場問題倒是不大,電影院資訊化改造的挺酷,但是在很多二級市場、農村市場依然採用的是老辦法。

正是因為資訊的不透明和次級市場的落後,發行方吹起牛來不僅沒有心理負擔,而且還覺得理所應當。

每次都收了發行方紅包的娛樂媒體,對這個潛規則一直都是知而不報的。

光纖這次把1700萬吹成了4000萬,的確是很過份。

但能直接被捅上磚兒墊臺,充分說明了兩件事:

一是有人背刺光纖,這點和青雲關係不大。

二是上邊有人對電影市場的亂象看不太下去了,給大傢伙提醒呢。

......

「《阿童木》注水,《倔強蘿蔔》注水,本以為中國電影有希望了,誰知道是畫餅充飢。」

「還是中影、青雲、華億有良心,《風聲》、《建國大業》都沒事。」

「只是沒爆出來,天下烏鴉一般黑!」

「中國電影是做大的,不是吹大的。」

「一直有個疑問,他們虛報的票房越高,交的稅不也越高嗎?」

「稅務有自己的一套財務統計,跟這個不發生關係。」

「哈哈哈!親眼見證了啥叫‘吹牛逼不上稅,!」

「其實不算秘密,這種不影響國泰民安的東西,人家都懶得揭露。再爛也有中超墊著,電影票房算什麼黑暗?」

《阿童木》這事在上磚兒墊臺之前,就已經被網友們傳的沸沸揚揚。

磚兒墊臺的一錘定音,讓那些真正喜歡電影,也肯掏錢去影院捧場的網友,深深覺得自己受到了愚弄。

觀眾有權看好的電影,也有權知道電影背後的真實資料。

….

《阿童木》的做法不僅是在挑戰大家的底線,更在挑戰大家的智商。

一夜之間,相關人等被網友口誅筆伐,瘋狂鞭笞。甚至不少人聲稱,打死都不會去看跟光纖傳媒有關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