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瑛的回答贏得了全場媒體的掌聲,臺上坐著的幾位大老面上雖然不好看,但讓他們像青雲一樣學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文藝片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隻為了探索新的拍攝手法。現在商業片慣用的套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都是電影人一步步探索出來的。如果把商業片比作是生產線產品,那麼這種文藝片就是實驗室產品。….

這種電影別說是普通觀眾,業內人士都未必能看的懂,所以大眾看到的、聽到的非常之少。

第二種則是導演的個人思想的輸出,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作者電影,即拍電影重要的不是製作,而是成為電影的製作者。

拍攝電影的目的是探索人的意識和潛意識,影片也酷似作家的寫作,大多專注記錄或表現一個事件、一些人物,且多有自傳色彩,製作上則往往集編劇、導演、音樂,甚至製片於一身,更多地表現出個人的創作風格,因此被稱為「作者電影」。

雖然往往看起來雲山霧罩,大部分觀眾不感興趣,但小眾群體喜歡。

對社會具有深邃洞察力和卓越表現力的創作者,在現實生活中捕捉到為大眾廣泛的生活熱點、社會話題,用質樸的電影手法加以表現,歐洲電影節喜歡給這些片子頒獎。

對於製片公司而言,投資文藝片無外乎三個目的:發掘新人、探索新的套路、拿獎出名。

三個目的只要達成任何一項,對於製片公司而言都是賺的。

對於目前的華億、伯納而言,首要任務都是票房、是業績、是上市!

這個時候投文藝片完全是吃力不討好,這幾年的國產文藝片是既沒拿著什麼大獎,演員用的也幾乎都是熟面孔,或者並不適合製片公司包裝的那種新人演員!

當天下午,吳爾善被召喚到了上海。他作為國內第一個累計票房破10億的導演,受邀參加電影節的某個論壇。

而小兩口則趁著收工早,炫耀炫耀自己的廚藝,不對,是請吃大餐。

興致勃勃的兩人把王志玟、李秉憲、孫藝珍、林升、柳言、黃博、沉藤、馬莉請到了一家特色燒烤店,剛進店姚東就找老闆要活羊。

談笑間姚東將一頭活羊直接給噶了,在眾人的尖叫下他又開始放血、剝皮、去內臟,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

動作之嫻熟,手法之犀利,笑容之無害,讓燒烤店老豎起大拇指誇張,黃博吐槽他比之前呆過的屠宰場裡的屠夫更可怕。

對此,姚東很是裝北的回了一句:太久沒噶,手法都生疏了。

這話一出,孫藝珍、柳言、馬莉看他的眼神都變了,黃博卻好奇道:「你不江城的麼,你家從哪弄那麼多羊給你練手的啊?」

「少聽他吹,他昨晚才看學的。」

安老師給男朋友遞上毛巾擦手,又憨笑道:「一會我們做的烤全羊,還不知道能不能吃呢。」

「哈哈哈哈」

王志玟一樂,指者兩人,道:「合著今兒是請我們來給你們做實驗的啊!」

「一會你可別喊著再來一隻哈。」

.......

次日,「中國價值——金融危機下的中外電影合拍機遇與策略」主題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主持人是中影副總江屏,與會者有姚東的童叔、韓三坪、任中輪、熊小鴿等諸多大老。….

這論壇吳爾善是一點都不想參加,可姚東的童叔親自打的電話,他壓根拒絕不了!

他被江屏一番吹捧請上臺之後,直接就給整個大會潑冷水:

「客套話我就不多說了,請允許我在這裡潑一點冷水。很久之前,我和姚東有聊到過全世界現在都在中國電影市場,那會他和我說:老吳,100多年前英國人也很看好中國市場,之後就有了壓片戰爭,我們應該抓緊時間學習,在別人打進來之前趕緊武裝好自己。

他這話一下就讓我想起了歐洲電影市場,他們的市場壯大以後是屬於美利女乾電影工業的,我們能重複這個過程?

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