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人群就有人跟風出價。

“小爺文采差了點,可銀子並不缺,二千五百兩!”

“兩千八百兩!”

“三千兩!”

“三千一百兩!”

眾人一番叫價,很快就超過了上一首詩的價格。

李如是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笑的那是一個開心,這些青年才俊能花五百兩銀子買張船票,顯然都是不差錢的主,若按照這種趨勢下去,築堤大業何愁沒有希望?

“四千八百兩!”

白衣少年紅著眼睛報出這個數字後,眾人再也沒有人應價。

李如是掃視了一圈,有模有樣的說道:

“四千八百兩一次!”

“四千八百兩二次!”

“四千八百兩三次!”

“成交!”

白衣少年目露肉痛之色,從懷中掏出一沓銀票交與李如是的手上,李如是接過,又唸了一遍讓他抄錄,最後屬上了白衣少年的大名。

眾人並沒有散去,而是眼巴巴的望著他,有人說道:“這位公子,還有沒有詩句售賣?”

“當然有!且聽我吟來!”李如是清了清嗓子,吟道:

微風搖庭樹,細脂下簾隙。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妙啊,妙啊!本公子出二千兩!”

剛剛吟畢,人群立馬有人出價,場面再次火爆起來。

一翻競價後,最後以四千五百兩的價格成交!

李如是如法炮製,一首又一首的佳作張口就來,眾人也都甘願出價,短短半個時辰就賣出二十餘首,而他也賺的盆滿缽滿。

原本還有人為他不齒,隨著一首又一首的絕妙詩句出爐,那些鄙夷目光也都消失不見,能作出這麼多質量上乘的詩句的,要說肚子裡沒點墨水,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於是,李如是不僅在眾才子面前混了個臉熟,還成為了此次登頂的熱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