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光縣的發展和擴軍,只是太平軍全面消化松江郡的一個開始。

在新招募的兩千多士兵進行初步訓練時,太平軍的主力很快有了更進一步的舉動。一個聯隊計程車兵牛刀小試,趁白馬縣沒有防備,在清晨時分突然發起攻城。由於提前已經有幾十名太平軍偽裝成商人滲入,白馬縣在支撐了兩波試探性的進攻後就被太平軍輕取。

這樣一來,整個魚陽府的西半部分淪陷。

白馬縣和定光縣兩個縣城連成一片,再跟大青關合到一起,完全成為了太平軍的勢力範圍。有了白馬縣的通道,太平軍再想跟定光縣來往時,就無需繞道魚陽府城了。

在初步穩定了局面後,太平軍在白馬縣也緊接著行動起來,複製了定光縣的擴軍舉動。

想要初步佔領松江郡,據陳武的估計,至少需要一萬五千人,這還是滿足需求的最低數字。想要比較從容的控制整個松江,甚至有多餘兵力搞一些小動作,這個數字翻倍也不為過。太平軍現在主力才五千人,距離這個數字還差的很多。

考慮到接來還會有大戰,出現不少損失和傷亡,太平軍有必要從現在開始就抓住任何可能的機會擴軍。

至於說擴軍需要的錢糧武裝,松江本地能夠提供一部分,太平軍搜刮的太平郡財富,也足以支撐很長一段時間,暫時還不用操心。

值得一提的是,陳武在太平軍攻進了松江之後,對太平軍的構架進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立了專門的戰備署,並將匠造局輜重營和新兵訓練劃歸了其中。在這之前,封建軍隊戰鬥後補充兵力,都是各個軍隊自己拉人訓練新兵。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兵為將有,而且軍官主將顧惜手兵力大戰時捨不得拼命的情況出現。

但是,新兵訓練統一收歸戰備署,能有效的改變這種情況。

所有新兵接受訓練時,都會由太平軍和陳武的名義進行。各部出現戰損後,也會由戰備署統一補充新兵。這樣既可以讓各部軍官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作戰上,不用分心訓練新兵,也有效解決了他們作戰時捨不得手兵力的隱患。

這個來自現代的徵兵補充制度,是玩家們對《帝國》中軍事變革的最大貢獻之一。

由於收回了部隊私自募兵的許可權,這個舉措還間接提升了太平軍高層對各部的控制力度。沒法自己招兵,就只能依賴太平軍戰備署的補充。若是有誰陰奉陽違,只消調上前線打兩場,部隊損失慘重,自然沒了底氣。輔以軍餉和糧食輜重的預算控制,陳武幾乎不用擔心手可能會失去控制。

制度上的未雨綢繆,永遠比其他一切手段更有效!

就在太平軍這邊的各項進展火熱展開之時,帝國內外的形勢也在飛快的出現著變化reads(;。

三月底,五斗米道的大軍完全控制了隴西郡,真正擁有了三郡之地。一部分主力開始抽調,支援右路大軍的戰鬥,剩餘的兵力一邊就地招募新兵,一邊開始對西川蠢蠢欲動。顯然,五斗米道在重走穿越前《帝國》中的發展路線。

同一時間,成國公乾太卓也在指揮拼湊出的六萬大軍,集結到了扶風府的邊緣,一邊嘗試打破僵局,一邊動用帝國的資源,準備一次性擴建四個新師團,並命名為鷹揚軍。他已經意識到,平定五斗米道的叛亂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了。

僅僅三天之後,也就是四月一號,北方勒拿王朝的水師從先前的一戰中恢復過來,再度南在東海郡外圍遊曳。

同一天,南方阿曼王國的五萬先行部隊,抵達了阿曼王國在紅河谷的前哨據點——柯伊城堡。

這個規模只有南峰要塞三分之一大的城堡,是阿曼王國北伐的最重要支點之一。平日裡,這裡駐紮了約六萬大軍,跟南峰要塞的天南軍團對峙。在柯伊城堡後面十五里的清邁平原上,陸續還有十萬大軍。現在,隨著五萬先行部隊抵達,阿曼王國在紅河谷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二十一萬。

最突出的一部,距離南峰要塞僅僅只有四十公里!

就算是攜帶了大量攻城器材,拖慢了行軍速度,最多也只要三到四天時間。

帝國的軍情局,在紅河谷上同樣有一定的暗探,自然知道阿曼王國此次的北伐規模空前。這種情況,樂濟明知道大青關失守是個巨大隱患,卻根本不敢貿然分兵。只能寄希望於松江郡剩餘的官軍,能夠將太平軍壓縮在松江郡,不讓他們南。

就在這種危急的情況,松江郡護軍將軍高達州的調令,終於傳到了烏山府和封城府那邊,並且在地方官府跟登州的一番爭吵後得到了實施。

一千五百名騎兵,踩著雷鳴般的馬蹄聲,在各方勢力的關注揮軍西進。

陳武在奪大青關之前,就對松江郡可能做出的反應做過推演。

在他的預想中,官府最愚蠢的手段就是抽調部分兵力平叛,或者過來加強魚陽府防禦。這個策略,可以讓陳武一口口吃松江郡的有生力量,而且絲毫不會費力。

中策,則是什麼都不動,儲存軍力——或者說坐以待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