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山關。

作為帝國內戰的中路軍戰場焦點,這裡被兩方加起來三四十萬的大軍分割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塊。從日上三竿之後,松江軍團、燕雲軍團的兩郡就從各段相繼發起佯攻,聲勢驚人。

同樣是攻防,這裡的戰爭烈度和先程序度遠遠超過了北呂宋那邊。

潼山關的防線上、城外的聯軍陣地,大量的攻城武器一眼望不到便。甚至,準備充分的守軍提前在拋石機的石塊上塗抹了油脂,引燃後讓拋射的石塊猶如火焰隕石,不管是威力還是聲勢都讓人咋舌!

如果是真正的猛攻,恐怕頃刻間就會出現驚人的死傷。

守城的城衛軍團可不知道聯軍的準確計劃,他們只收到報告,潼山關的各段遭到了全線進攻。若是換一支部隊,面對這明顯早有準備的進攻,很可能會手忙腳亂,盲目調動部隊進行應對。但親自潼山關的城衛軍軍團長湯明哲,可是從軍超過三十年的老將,經驗極其豐富。

潼山關佈防的優點和劣勢,湯明哲當然清楚。他很快就猜到,松江和燕雲的聯軍看似浩大的進攻,很可能是虛張聲勢。

“那麼,真正的進攻點在那裡?”

暫時還不敢確定的他,一邊命令各部穩紮穩打的防禦,一邊命令諸位師團長親臨前線督戰。他們做出的判斷,遠遠比守軍各部自己報上來的情報更加準確、可靠。

這個老練的命令,無疑是十分明智的。

城衛軍的精銳程度本就是天下第一流,又是防守作戰,任何部隊都沒可能輕易突破。接連幾波的試探進攻,見城衛軍似乎絲毫不為所動,松江和燕雲的聯軍便放開了約束,讓潼山關北段的部隊動用了全力。

一百架床弩、二十架扭力拋石機,從被隱藏的後方推上陣前。

頃刻間,如標槍般大小的巨箭連綿如雨。即便是那些最強壯的、批雙層甲的猛士,也無法擋住這種巨箭的威力。即便沒有被命中要害,僅僅是傷口的撕裂和出血就足以斷絕任何救援的可能。

驟然加強的進攻力量,立即壓制了潼山關北段的城防。

駐守在這裡的城衛軍團第八師團士兵,很快就感受到了遠超先前的壓力。更讓他們心驚的,是松江軍隨後展開的進攻決心。

超過六十架雲梯一字排開,精銳計程車兵們用盾牌頂著城頭上的箭雨,艱難的從各處爬上城牆。儘管絕大多數都被滾木、礌石砸下來,雲梯也多有損毀,甚至被推鉤推倒,但緊接著就會有新的雲梯補上。

與此同時,防線外八十步的地方,一連六座巨大的箭樓拔地而起。

數以百計的步弓手爬上了有嚴密防護的箭樓,站到了跟潼山關平齊、甚至略微高出的位置,肆意搭弓射殺守城士兵,透過壓制他們幫助己方計程車兵攻城。箭樓之下,一捆捆的大堆羽箭被輔兵們流水般搬運過來,旋即被步弓手們射出。

廝殺聲、慘叫聲、火焰燃燒聲,夾雜著巨石的沉悶撞擊聲響,讓潼山關的最北段成為了一片人間地獄。

在這樣兇猛的攻勢之下,僅僅半個鐘頭後,城衛軍第八師團的兩位旅團長,就篤定了自己這裡正是被主攻的方向。一邊調兵遣將組織防禦,一邊接連派出三波士兵向軍團長求援,要求加強駐守的力量。

不過,援軍並不是說調就能調的。進攻方永遠比防守方更有主動性,而且可以玩虛虛實實這樣的把戲。因此,在湯明哲確定松江、燕雲的主攻點、並且抽調出部隊抵達前,城衛軍第八師團還得靠自己撐過這段時間。

這無疑也是松江軍取得突破的最佳視窗期!

………

帝國的這場內戰,對於乾明昊和乾明德來說,都可以說是生死戰。一旦全面打響,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

除了正面的攻防外,其他方面的暗戰也在進行。別的不說,僅僅是潼山關派出的哨探,幾天來就先後損失了數十人之多。大部分是被松江、燕雲聯軍發現、擊殺,也有少部分是被擒獲。但相應的,他們也帶回了不少聯軍的虛實情報。

除此外,對於糧道的攻擊和騷擾也沒有停止。

由於是防守一方,潼山關記憶體了足夠大軍用三月的糧食,因此糧道的壓力要小。而松江河燕雲的大軍,要透過原山郡的上陽中轉,並從後方運輸過來。相比之下,壓力要大得多,被襲擾和攻擊的風險也相應增加。

湯明哲可是用兵老手,如何不知道針對這點下手。早在大打之前半個月,就先後派出了六七支騎兵隊,數目在三五百不等。即能保證規模不是太大,便於活動,又有足夠的能力串聯後威脅聯軍的輜重隊。為此,松江河燕雲不得不投入幾倍以上的騎兵力量,專門追蹤、對付這些部隊。

幾乎每天,都有短促而又激烈的戰鬥爆發。

可以說,只要攻守的雙方不出現重大的失誤,這場廝殺會持續很久。直到松江、燕雲的聯軍取得突破,打穿潼山關……或者聯軍在固若金湯的關卡前不斷失血,直到虛弱的無法再維持攻勢、拱手交出主動權!

相比於中路,三路大軍中的南路慘烈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由於開戰的比中路更早,南路雙方的死傷也更多。跟北路的單純僵持,中路的西守東攻不同,南路的中州大軍採取了主動進攻,而乾明德的部隊節節防禦。鷹揚軍團雖然是新組建的師團,但畢竟是成國公一手教出來的,更在西南對抗五斗米道叛軍的戰場上磨練過,戰鬥力遠比乾明德預計的要高。

甘定府一場持續半月的大戰,雙方死傷超過一萬人,結果竟然是以甘定府的府城淪陷、乾明德派來增援的北方軍團主動後退告一段落。

這一戰,鷹揚軍團的兵鋒威震太平郡!

甘定府雖然只是太平郡四府之一,也是最不起眼的一府,但畢竟是太平郡的西北屏障。佔領了這裡後,鷹揚軍團隨時可以從兩府邊境東進,沿著一條跟當年陳武從隆山府進軍武安大致垂直的路線,直插太平郡的郡城!

儘管這條路很難走,會遭到乾明德北方軍團的全力阻擊,武安城下更是一場艱難十倍的戰爭,但對中州的乾明昊而言仍舊是一個令他心情愉悅的好訊息。自然,對於北方軍團的將士和武安林家來說,就不那麼令人愉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