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松江軍的主戰部隊編制,只有松江軍團的六大師團,外加天南軍團的三大師團。但這一次,陳武大手一揮,直接劃給了松江軍團四個師團的編制,讓松江軍一躍成了十大師團、總計超過十三萬人的部隊。

天南軍團也多了兩個師團的編制,擴充到了五大師團。

這次擴充一旦完成,哪怕不算三郡地方的警備師團,松江軍僅僅是主戰部隊數量就接近了二十萬人。若是再加上各地的警備部隊和水師,總數量輕而易舉的超過了二十五萬。

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

要知道松江雖然號稱三郡,但寧海實際上只有半郡的地盤。以這樣的地盤支撐二十多萬部隊,不說窮兵黷武吧,也絕對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了。畢竟,松江軍計程車兵待遇向來不錯,比中州的帝**還要略微高一線。沒有出色的財政,很難支撐得起。

但是,陳武穿越者身份的最大價值之一,就體現在這裡。

在他的指導下,松江三郡雖然經歷了本沒出現的戰爭,但經濟只會比歷史上更加發達。而對旭川鐵礦的掠奪,還有對北呂宋的動兵,都讓松江得到了五倍甚至十倍的回報。源源不斷的外來財富湧入,讓陳武有足夠的底氣一次拿出如此多部隊。

何況,這次徵兵後他還有北方的東海郡可以拿!

三郡或許不足以支撐眼下規模的部隊,但徹底整合了北呂宋和東海郡呢?

清楚這點的,當然不只是陳武。他麾下的最核心一批文武官員,都清楚松江軍的真正戰爭潛力,所以並沒對這個大手筆的擴軍計劃有異議。隨著戰備署的全面動員、《松江官報》下發增刊的大肆報道,各地的徵兵點之前迅速多了一大批青年。

出於熱血也好、想要建功立業也好、亦或者單純衝著高額的餉銀和待遇,僅僅是頭三天時間,松江三郡各地報名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三萬。

雖說想要全部統計出來,至少需要兩週的時間,但窺一斑而知全豹。僅僅是登州周圍幾個縣城的情報,大致就能推斷出三郡的總樣。

得益於松江軍把持的輿論導向和宣傳,還有實打實的高餉銀,再加上松江軍成立的連戰連勝,徵兵的過程十分順利。在發放了安家費後,大批新兵被臨時變成百人隊,旋即被戰備署安置到了登州外的大軍營,在這裡接受整編和新兵訓練。

同一時間,從各部隊抽調的軍官、以及登州軍校出來的優異學員,被迅速安插到了各部新兵中,成為了讓這些農民脫變成真正士兵的關鍵。

僅僅是十天時間,松江軍第七師團就初步搭起了一個架子。

真正熟悉軍伍的人,會對這個速度和效率感到震驚。託這個驚人速度的福,提前畢業的黨良被直接調任到了第七師團,並非是他想象的聯隊長兼副旅團長,而是直接成為了第三旅團的旅團長!

合適的時機、優秀的表現、大量的軍官缺口,再加上幾位教官一致給予的優秀評價,讓黨良完成了這個在帝**中幾乎不可能出現的飛躍。

收到了任命訊息,不要說他的好友了,就連黨良自己都在狂喜之餘,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擔心自己一覺醒來,就會發現這只是不切實際的一場夢。但隨著頭兩天的忐忑過後,這份狂喜和隱隱的不安,就被責任感替代。當然,一併到來的還有深深的頭疼和麻煩。

雖說新兵們是由戰備署統一訓練的,但這次徵兵時間緊、任務重,完成後會有可能會立即派上戰場,沒有多少讓新兵和軍官磨合的時間。所以,這次各級任命的軍官也參與到了部分新兵訓練中。對於一名訓練有數的精銳軍官來說,再沒有什麼比教導一群什麼都不懂的農民更加頭疼的事了。

僅僅是讓他們站好佇列、分清左右,就讓不少人愁白了幾根頭髮!

緊隨著松江軍第七師團之後,第八、第九師團也陸續搭起了架子。有旭川藩源源不斷的鐵礦石支援,松江軍的武備不在是問題。哪怕是新組建的幾個師團,也陸續得到了一批鐵質武器——或許直接參加大戰還差了些,但用來訓練卻足夠了。

從這些方方面面的細節上,也能看出松江軍實力的不斷強化。

………

作為乾元帝國眼下最受關注的三大勢力之一,除了正在調兵遣將交戰的兩位皇帝外,剩下的就是松江軍了。不管是燕雲的乾明德、中州的乾明昊、南面的阿曼人,亦或者北面緊鄰的東海郡官員和士紳,都緊緊盯著松江的舉動。

對於一口氣進行的大規模擴軍,自然不會沒有發現。

對此,兩位皇帝都在驚訝之餘深深產生了警惕和忌憚。唯一不同的是,乾明昊的忌憚更深一些,畢竟眼下松江軍名義上是跟乾明德並肩作戰。

兩戰不勝的阿曼人,對陳武自然也格外忌憚。吃過大虧後,他們雖然不敢立即北上發動第三次天南大戰,但卻知道這是一個機會,很有些蠢蠢欲動,想要趁松江軍精力被牽扯搞出一些事情。

至於東海郡的官員,尤其是東海總督宗翰臨,就更加驚慌和不安了。

阿曼人雖然心憂於松江軍的突然崛起,但一時半會還感覺不到太直接的威脅。可對宗翰臨來說,松江軍的擴軍卻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訊號。只怕新師團初步成型的那一刻……不,或許等不到那個時候,松江軍就會大舉北上,對他的東海郡動手了。

輾轉反側了半個月後,宗翰臨終於在他的總督府內召開了一場秘密會議。

一大批東海郡的實權人物參與了這場會議,畢竟不久前的那張聖旨,影響的絕不僅僅是宗翰臨這一位總督。這其中,有東海郡的幾位高層文官,有豐泉府、登萊府的城主,有東海郡的護軍將軍岑武坤。甚至,就連平日裡不怎麼參與這個圈子的東海水師提督,都派了一位叫鄧文山的副將前來。

每個人的神色都很嚴肅。

松江軍這幾年的崛起速度,大家都見到了。若是讓他們插手東海郡,天知道會不會另行任命一批官員,將他們取而代之——雖說不可能全部拿下,但有誰能保證被那位泰王搬掉的人不是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