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松江軍的八千士兵順利抵達了山寨的山腳之下,垂直的高度差約海拔兩百米左右!

黎牙實比的部隊,早已經在上面嚴陣以待。看到松江軍在紮好營盤、調動了兩個百人隊試著發起了進攻後,立即進行了還擊。

如果僅僅是步弓手的話,松江軍倒還不用擔心。這一批松江軍,有裝備了盾牌的,加上制式皮甲,普通弓箭對他們威脅不大。何況松江軍自己也有弓手,雖說從下往上對射很吃虧,但至少不會被一面倒的壓制。真正給松江軍造成了傷害的,是黎牙實比的拋石機!

沒錯,即便是落後野蠻的呂宋公國,也是有這種攻/守城武器的。

相比於帝國早已經成熟的扭力拋石機,以及松江軍開發出的更大型的配重拋石機,呂宋公國的拋石機還停留在非常簡單的階段。發射間隔長、準頭很低、能丟擲石塊的重量、射程也都大有不及。如果是放在正常的守城戰中,比如王都北方門戶的甲米地城,對松江軍根本造不成威脅。

但這裡不同!

山上山下的高度懸殊,放大了守城的優勢,也變相加大了黎牙實比部隊那簡陋的拋石機的射程和威力。除此外,礦山上隨處可以看到的礦石,也讓拋石機完全無需考慮彈藥問題。儘管這批守城的雜牌武裝,對簡易拋石機的使用毫無心得可言,但零零碎碎的、少則十多斤、多則三四十斤的礦石,還是給松江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還沒交手,就出現了七八例死傷。

“科勒爾,操縱發石機殺帝國人一名,賞五兩黃金!”

“蘇萊,操縱發石機殺敵一名、重傷一名,賞十兩黃金!”

“加那西,弓箭射殺帝國人一名,賞五兩黃金!”

為了兌現自己先前的承諾,鼓舞軍心,黎牙實比命手下心腹親自將幾箱黃金堆放到山寨中央的高臺上,並專門安排了人記錄戰果。每當帝國人出現傷亡,就會有人報出戰果。確認後,當場兌現獎勵。

誘人的、金燦燦的黃金就擺在那裡,現場發放毫無剋扣,真切的鼓舞了守軍計程車氣。

先前還有對黎牙實比承諾懷疑的人,在第一批賞格發放後,再也沒有疑慮。頃刻間,第一線防守部隊計程車氣就再度上漲。單單是從歡呼聲和驟然響徹的喊殺,就能感覺到守軍計程車氣和戰意。

僅僅一刻鐘的試探,何世祥就皺起了眉頭,下達了收兵命令。

三十餘人的傷亡,相比於整個八千軍隊顯得微不足道,但黎牙實比這支武裝展現出的力量,卻比他先前預想的還要強上一線。當然,以何世祥現有的實力,真的不惜代價強攻,他相信黎牙實比是絕對守不住太久的。但問題是,何世祥不想付出那麼多的犧牲!

打王都馬尼拉,出現大量死傷是迫不得已。但眼下只是一個雜牌武裝佔據的礦山,若是還抱著拼上八百一千的傷亡,那就太虧了。

且不說對不起這些信任自己的手下,單說伊富高金礦僅僅只是一個階段目標,隨後還有宿務軍團、達沃府的公國殘存勢力、拉瓦格和蘇祿地區等著他們去打,何世祥就不能在這裡付出太多的犧牲。

畢竟,在帝國內部形勢已經十分緊張、原本預定的援兵來不了的情況下,何世祥只能靠現有的部隊攻略北呂宋。

“帝國人撤退了!”

“咱們打贏了!”

看到何世祥早早召回了兩個試探的百人隊,黎牙實比的手下不由大喜。雖然知道帝國人肯定沒有動用全力,但能夠如此輕鬆守住第一波進攻,還是讓這些惴惴不安的雜牌士兵們安心了很多。看到軍心可用,鬆了口氣的黎牙實比當即宣佈晚上殺豬宰羊加餐,每人都能喝上肉湯。

這無疑又引來了一陣歡呼!

聲音迴盪在山間,讓山腳下的北呂宋警備師團士兵心中有點不是滋味。相比之下,見過大場面的松江軍倒是很淡定,絲毫沒有因為少許開局不順而浮躁,仍舊按部就班的安排取水、燒飯、制定夜間崗哨和巡查。

當天晚上,黎牙實比果然有了動作。

他倒是有自知之明,沒敢派精銳夜間襲營,而是隻安排了少量心腹試圖混入營地放火騷擾,製造混亂,達成類似疲兵之計的效果。當然,若是能順利燒了松江軍的糧草更好。

結果自然不用說,何世祥本就是帝國的正規軍出身,松江軍的軍紀和操典比起帝國只會更加嚴格,自然不會給黎牙實比任何機會。但白天的應對和夜間的騷擾,卻讓何世祥對這個先前不知名的呂宋軍官起了警惕之心。

在他看來,黎牙實比這個人比呂宋公國很多的高層將領都要厲害!

託這個公國足夠腐朽和階層森嚴的福,讓黎牙實比始終沒能升為高層,而是一直被壓在軍隊下層。否則若是讓這樣一個手法靈活、又有獨到想法的軍官坐上高位,松江軍想要打敗呂宋公國需要付出高得多的代價。

第二天天色亮起之後,松江軍吃完早飯,重新集結起來。

這一次,輪到了北呂宋警備師團上陣炮灰就是用來幹這個的。在松江軍的督戰下,一千名北呂宋警備師團計程車兵分成五組,在松江軍步弓手的掩護下輪番上陣進攻。雖說的確讓山寨中的守軍付出了傷亡一百多人的代價,一時間血腥十足、慘叫聲連連,但仍舊沒能取得像樣的突破。

在黎牙實比的高額懸賞下,這支雜牌武裝計程車氣並沒有因為這些傷亡下降太多。

如此的攻勢,反覆了幾天後,何世祥終於決定暫停攻勢,耐心等待攻城武器的運達。雖說北呂宋警備師團計程車兵都是炮灰,死傷不心疼,但畢竟也是費了時間和精力訓練出來的。而且,經過這幾天的觀察後,何世祥心裡隱約有了一個新的進攻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