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無條件投降(第2/2頁)
章節報錯
敵人的騎兵們,又一次來到了他們營盤附近耀武揚威。
再這樣下去,承受壓力快到極限的部隊只怕有譁變的可能。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投降吧。”
看著面如土色,比昨日少了兩人的一眾軍官,阿格諾終於下定了決心。
………
一天之後,延吉安島上的九千兩百名士兵放下武器,就地向松江軍繳械投降。隨後。傷兵們立即得到了松江軍的救治。只要不是那種重傷必死的,幾乎都得到了清洗、包紮和敷藥處理。
這個舉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呂宋降兵的敵意。雖說松江軍肯接受他們投降,但天知道究竟會怎麼處理他們。就算事後返回,就地屠殺後掩埋,也沒別人能夠知道。現在既然花費價格不菲的傷藥救治他們,那就證明他們的下場不會太慘。
畢竟,沒人會在死人身上花錢。
相比於忐忑的底層士兵,呂宋軍隊的高階軍官要踏實不少。雖說掌握了絕對優勢的松江軍要求他們無條件投降,但最後還是給予了一定的保證。這些高階軍官。若是不想為松江軍效力,可以選擇留下所有的財物,兩手空空的離開軍隊。若是願意為松江軍效力。又肯以家人為人質,併發檄文討伐呂宋公國,那保留原職務、甚至繼續統兵都是有可能的。
倘若日後在推翻呂宋公國的戰鬥中立下功勞,松江軍說不定還會加以重用、另有賞賜!
就算是再不堅定的軍官,對於松江軍的要求也是有一點羞愧的:要公然出面反對原本效忠的公國。但只要想到這樣做可以保住已有的權利和地位,甚至更進一步,那點羞愧就立即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就連阿格諾本人,在稍稍適應了全新的身份後,都迫不及待的向何世祥表達了自己的忠心。最終。僅僅只有兩三名中級軍官選擇了淨身出戶,返回故鄉。其餘的軍官幾乎全部投靠了松江軍。
透過這些反水的傢伙們,松江軍的將領們迅速獲得了詳細而又全面的情報。
在這之前。陳武雖然就已經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東西。但具體到細節上,自然不可能比這些本土的軍官更明確。此刻,經過統計和整合,呂宋公國的政治、軍事、各大地方勢力都已經被他們熟知。
這個面積大致等於松江+寧海的公國,一共分成了六大地域。
分別是西部的拉瓦格和宿務,中部的奎松平原,東部的蘇祿、棉蘭和達沃府。其中,中部的奎松平原面積最大,也是王都馬尼拉所在的地方,同時擁有北方軍團和王都軍團共計三萬人的軍隊鎮壓。
當然,延吉安島一戰之後,北方軍團已經除名。投降的九千餘名土人士兵,將會在打散後接受整編。偌大的奎松平原,只剩下王都馬尼拉還有15000人。
除卻中部的奎松平原外,北呂宋島被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
西面的拉瓦格和宿務兩大地區,駐紮著宿務軍團。擔任軍團長的,是一名地方勢力派系的頭人。以松江軍表現出的赫赫戰績,只要透漏一些訊號,對方未必敢出動進攻松江軍,而是會無視王都的命令,選擇擁兵自保。
東部的三大地區中,唯一的棉蘭軍團隨同北方軍團一起除名。只有卡加延的水師殘部,還救走了少量部隊,但不足以掀起任何風浪。隨著訊息傳開,東部的三大地區,尤其是地方派系林立的蘇祿、達沃府,將會陷入無政府的混亂狀態。
這對松江軍其實是有利的。
西邊的宿務軍團擁兵自保,東部三地區陷入混亂甚至彼此攻伐,意味著王都馬尼拉將得不到任何增援。松江軍可以按照原定計劃,在登島後長驅直入,先攻破馬尼拉,再逐步吞併、消化整個呂宋島。
就連呂宋公國這個整體都不是松江軍的對手,分散開的、群龍無首的地方勢力更加不可能對松江軍構成致命的威脅——當然,或許會帶來不小的麻煩,但結果是註定的!
將呂宋公國之後的變化推演了一遍後,何世祥和松江軍的軍官們心裡有了底氣。
稍事休整兩日後,松江軍沒有過多停留,迅速開始了對呂宋島的正式攻佔。在收繳了全部的武器後,投降的呂宋士兵被一個聯隊的松江軍看押,暫且關在島上。其餘的松江軍部隊和包括阿格諾等投降軍官在內的一部500人土人部隊,在水師提督施梁和寧海艦隊的協助下開始了登陸。
區區六十海里,對於寧海水師來說不要太容易。
當天下午組織登船後,第二天天色剛剛放亮,第一批部隊就抵達了北呂宋島的碼頭。由於知道奎松平原的北方已經一片真空,沒有任何多餘兵力可以威脅他們,先行上岸的松江軍第一師團第二旅團,甚至沒有等後續的第二批部隊,就直接開始向內陸進發。
在阿格諾等本地部隊的開路下,松江軍猶如在自己國土上行進一般順利,半天之後就抵達了卡拉克隆,佔領了這座小城充當前哨站點。
留下了半個聯隊維持治安後,部隊繼續急行軍前進。在約莫一天半之後,抵達了奎松平原的北部重城、北方軍團原駐地、王都馬尼拉的北面屏障民都洛城!
相比於沿途所見的莊園和村鎮,民都洛城是一座真正的城市。擁有二十萬平民,同時擁有驚人的財富和糧食。
守城的幾百名土人士兵,雖然已經從卡加延那裡得知了戰事不利的訊息,但在松江軍的封鎖之下,沒人知道島上的情況究竟如何。而松江軍登陸以後直撲這裡,沒給訊息發酵傳開的時間。以至於,看到軍團長阿格諾親自出面要求開城後,守城計程車兵沒有絲毫猶豫的開啟了城門——又或者說,士兵的心裡就算有懷疑,在阿格諾以往的積威面前也不敢回絕。
松江軍沒有死傷一兵一卒,輕而易舉的接管了這座幾乎不設防的門戶重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