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只要陳武的八百名騎兵得到阮世明本土勢力的接應和指引,對阿曼人後方的運糧隊伍奔襲起來不要太容易。畢竟,阿曼人一來缺乏騎兵,二來為了北伐,幾乎動用了傾*力,留在後方的部隊十分有限,用來運糧的也不算很多。

幾方面的因素加到一起,決定了只要抓住這個阿曼人的軟肋緊打不放,看似仍舊強大的阿曼大軍,就只能被逼無奈的一退再退,一直退到南峰要塞以南的本國境內。

“此計大善!”

昨日跟典勇交流後,樂濟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盤。此刻聽了陳武更加詳細角度也更高屋建瓴的計劃後,樂濟忍不住出言稱讚起來。

兩邊的力量看似仍舊懸殊,局勢也還未完全明朗,但陳武卻能在東南這片棋局中,敏銳的抓住了敵人最薄弱甚至堪稱唯一致命的軟肋。只要戰略上的方向對了,具體執行起來會容易很多。以樂濟對太平軍起家以來幾戰的瞭解,他絲毫不擔心陳武會在已經看清整個戰局的情況,還做出低階的錯誤決斷。

後生可畏啊reads(;!

樂濟必須要承認,自己像陳武那麼大的時候,還只是在家裡讀兵書呢。而眼前這位年輕人,已然在策劃對一個大國的反擊了。

就是不知道,松江郡和天南郡迎來這樣一位新總督,對帝國來說究竟是福還是禍?

罷了。

樂濟揪心了片刻,心裡忽然看開了。他已經上了年紀,早晚要告老回鄉頤養天年的人。替帝國人守住東南邊疆,不讓蠻族殺進來,就是他唯一能做的,剩的是帝國中樞和皇帝需要考慮的事。

松江和天南將來會如何,跟他無關。

反正,在對付阿曼人這一點上,這位年輕的新總督態度和立場很對,不是麼?

對樂濟來說,這就是原則和底線!

………

天隴城的守軍,得到了一萬多人的援軍!

在陳武和樂濟碰面的同時,天隴城外阿曼人的軍帳中,薩拉丁也在對他的將領們大發脾氣。這位很有城府的梟雄,本來沒這麼容易失態和遷怒的。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從這次北伐開始,準確的說,是跟太平軍有了交集後,他的脾氣就有點大。

該死!

看到自己的主君正在暴怒的頭上,帳中的眾多將領們大氣都不敢喘。就連燕化暉這會也很識趣的沒說話,不肯碰這個黴頭。一直等薩拉丁冷靜來,喘了幾口氣,詢問起眼對策,燕化暉才重新開口。

小心翼翼的帶著試探的請求,提出了撤軍!

所有人,都低估了太平軍這支叛軍南干涉戰局的決心和行動力。在沒能阻止或者說已經無力阻止對方增援天隴的情況,原本觸手可及的勝利變得越來越遠。除非肯冒著阿曼大軍全軍傾覆的危險,賭上全部的籌碼和未來十年的國運,否則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撤離。

按原計劃繼續嘗試進攻一天,已經沒有了意義,反而會加大不必要的犧牲。

在天隴城,阿曼人已經流了太多的鮮血。雖然很不甘心,但在情感和現實面前,燕化暉自認還是要選擇後者。

事實上,大部分還有足夠理智的將軍,都持相同的態度。

雖說太平軍的真正實力究竟如何,大家無從得知,但既然能夠輕易擊敗瓦朗加師團,證明還是可堪一戰的。這樣一萬多人的力量加入守城,再怎麼也能多支撐個三五天。到了那時,已經精疲力盡的天南軍團得了喘息時間,又能繼續再往拖。

而後方新一批的糧食,還要多久才能送來?

雖說大營這邊已經派人回去催促,原本的計劃也有標註,但有誰能夠保證狡猾的帝國人不會設法騷擾襲擊,新的糧草又一定能夠足額送到呢?

這種情況,阿曼人賭不起!

不管怎樣,先穩妥一些,退守到南峰要塞,跟那邊的守軍匯合才是最穩妥的辦法。反正,這場戰爭就算只奪了南峰要塞,對阿曼人來說就是完全能接受的大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