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懸賞和花紅(第2/2頁)
章節報錯
相比於其他苛捐雜稅,這項賦稅看似不算很多,也就採石場做工兩天的收入,但不要忘了,它是按人頭算的。很多家一戶都有五六口甚至十多口人,一下就讓繳納的總數達到了一個驚人的地步。如果換個年份,長山鎮民們雖然不滿,但頂多也只敢聒噪幾句,最後還是要乖乖低頭。但今年旱情如此嚴重,就連鎮上的富戶都沒有餘糧、勉強維持生計,這筆要命錢實在是拿不出來。
更何況,幾天前他們才被強行徵走了牲畜!
旱災雖然無情,又怎能比得過地方上官僚的刮地三尺?
一時間,幾千長山鎮民心裡的怨氣,如同雨後田裡的野草,瘋狂的滋生起來。只需要有人出頭,點燃這些怒氣,就能迅速燃起燎原的大火。典吏和捕快們顯然沒料到向來軟弱的鎮民反應會如此強烈,趕緊連聲呵斥,連打帶罵,這才將騷動鎮壓下來。
那隊披甲持刀的城防營官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效果。
沒有人慫恿和統領,光靠這些長山鎮民的自發抵制,終究是成不了什麼氣候的。可饒是如此,差點失控的場面也把典吏嚇到了。臨來前沂城縣令交代的其他名目,被他暫時壓了下來,沒敢在這個敏感暴躁的時候一起丟擲。
人群中的陳武抓住機會煽風點火,但並沒有立即將他們徹底挑動起來。熟知歷史的他知道,好戲才剛剛開場。
幾千鎮民們的第一波騷動,只是一個預演。
“肅靜!”
混亂了約幾分鐘後,捕快和城防營官兵終於讓祈雨法事場地周圍的鎮民徹底安靜下來。隨後,宣佈完徵西稅事宜的典吏,說出了他們此行的另外一個來意。這個舉動得到了大陸上後世史學家的公認,是直接誘發了乾元帝國崩潰的罪魁禍首。
“數天之前,一夥膽大包天的賊人趁夜燒燬了長山鎮東的山神廟,並且襲擊了官差。得知此事後,上至隆山府的城守大人、下至沂城的縣令,都非常震怒,嚴令查察,並開出花紅。”說著,典吏環視了一圈,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但凡有提供襲擊者訊息的,驗證屬實,賞十金幣。若能提供賊人準確下落,賞五十金幣。若能擒獲賊首的,不論生死,賞兩百金幣!”
兩百金!
對大多數長山鎮民來說,一個月的平均收入不到兩金幣。少數有門路肯吃苦的,撐死再加一金。擒獲賊首的懸賞高達兩百金,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那是辛苦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賺到的鉅款。
幾乎是立刻,數千長山鎮民就發出了吸氣聲,還有嗡嗡的喧譁。
先前對加收徵西稅的不滿和悲憤,被驚人的賞格暫時壓了下去。或許擒獲賊首這種事對他們來說不現實,可僅僅提供賊人下落就有五十金,這個賞錢拿起來就容易多了。哪怕錢發下來肯定會被經手的人層層盤剝,到手後也能抵上苦幹半年的收入。
就連鎮上的幾個大戶,比如孫家和李家的人,聽到這個懸賞後都忍不住動心了。
人群中,站在典勇後排的典康,眼神裡同樣帶著熱切。
黑巾賊如何夜襲官差、火燒山神廟,他不知道。但洩露訊息給黑巾賊,卻是典勇安排他親自經手的。那高額的金幣懸賞,無疑讓典康動心了。只是,典家平日裡對他不薄,再加上他某種意義上算是同謀,便強行按捺下了衝動。
足足一刻鐘時間,始終沒有人出面。
這個結果,其實不出意外。黑巾賊夜襲官差的行動,進行的非常隱秘,知道的人幾乎沒有,這讓奉命查案的捕快們大皺眉頭。
先前的案子,由於死了官差,就連隆山府的上官都被驚動了。沂城縣令給他們立下大比期限,若是不能儘快弄到訊息破案,他們可是要被追責的。捕快們無可奈何,幾乎把所有希望都放在長山鎮的人能提供些有用訊息了,誰曾想會是這樣。長山鎮這些鄉民,到底是真的不知道呢,還是怕日後遭到賊人報復?
又或者,賞格還不夠高?
捕頭跟手下商量了幾句,又跟典吏爭辯幾句,拿出了被他們吞下的另外一個獎勵:除賞金外,但凡能協助官府破案,家族裡還可以出一人,在縣衙裡任職!此外,就算有案底在,只要不是罪無可赦的七律,也可一筆勾銷。
這個訊息一經公佈,引起的震動遠超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