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個電極被安置在頭盔的內部!

補償電路,放大電路,濾波電路,控制模組,轉化模組這些無比複雜的電路模組被李承乾安裝到一個箱子裡面,透過導線和感應電極相連。

“完成了!”3個小時之後,第一代腦電波接收儀被李承乾製造出來。

腦電波接收儀由頭盔部分,訊號處理兩個部分組成。

處理完成的訊號可以透過usb介面輸入到電腦裡面。

剛才李承乾已經實驗過了,帶上頭盔後,大量無意義的01資料會輸入到電腦裡面。

雖然想法的不同,輸入到電腦裡面的資料也不同。

“硬體方面應該沒有任何問題,但也需要驅動程式和軟體的支撐才行。”

腦電波接收儀的硬體非常重要,軟體更加重要。

因為硬體只能將一堆誰也看不懂的01輸入到電腦中,沒有任何意義。

而驅動程式軟體,就是將腦電波接收儀輸入的01資料轉化為文字,影象,甚至是影片等資料。

這種裝換的過程,就是腦電波編碼解析技術。

技術難度極大,世界上最先進的實驗室,使用超級電腦解析腦電腦,不經過特殊訓練的人,解析的正確率,不足0.01%!

腦電波編碼解析技術為什麼這麼難?

因為我們的大腦隨時在發散思維,同時想好多件事情,而且還會有無意義的畫面在腦海中閃過,突然的靈感,靈光等等。

每一件事都會發出腦電腦。

這些腦電腦夾雜在一起,想要將其中有用的資訊解析出來,難如登天。

大家使用的手段,就是藉助超級計算機的強大計算力,硬幹!解析率低得嚇人。

這種方法在實驗室裡面用用還可以,想要商用是不可能的。

而這個困擾全世界的問題,對李承乾來說,根本就不是問題。

因為在技能專注和理性思維狀態下,他的大腦就像電腦一樣,不會有任何雜念。

他在腦海想著‘我’字,並這段時間內腦電波接收儀輸入到電腦中的01資料對應‘我’字,透過這種方式,對腦電波進行準確編碼。

10分鐘,數字和數學符號編碼完成。

10分鐘,英文字母和符號編碼完成。

5個小時,常用6500個漢字和標點符號編碼完成。

然後,李承乾停了下來,他透過程式設計的方式,將不屬於剛才編碼的資料全部剔除在外。

透過這樣的方式,腦海中突然閃過的雜念,靈光等等都不會對輸入形成干擾。

但這種方式也有缺點,那就是隻能進行文字的輸入,不能進行圖畫和影片的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