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心後臺,許多聘請來的專家評委正在聊天。

大家的話題基本上集中在一件事上。

李承乾理論考試滿分的事情。

“你們說,這次的實戰程式設計考試,李承乾會不會也是第一個交卷呢?”早上剛好批改李承乾理論考試試卷的石成三開玩笑說道。

“很難說,李承乾的理論基礎特別好,程式設計能力沒得說,但這個空間站的題目很難,必須要將題目的意思轉化為數學問題之後,才能進行程式設計。”有一個評委老師猜測道。

他的意思很明顯,李承乾的程式設計能力和理論,他相信沒有問題。

但,再好的程式設計能力,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需要先把問題轉換為數學模型。

“叮咚,你收到新的待批閱試卷……”就在這時候,石成三面前的電腦響起了提示聲音。

“快看看,是誰交卷了,看看是不是李承乾。”有人起鬨了一聲,然後很多人一起圍了過來,站在石成三的身後。

石成三開啟閱卷系統,看了一眼交卷人的名字。

李承乾三個字映入到他的眼睛中。

“還真是李承乾!”有人驚訝的開口。

在閱卷系統中,這次考試被分為兩個部分,數學建模30分,程式設計能力70分。

“老石,先看看他的數學建模。”在眾人鬧騰中,李承乾簡單的數學推導過程展現在眾人面前。

“嘶……厲害啊!”

“僅僅五個公式,就將問題模型化,這個李承乾的小隊裡面,不但有李承乾這樣的程式設計高手,還有數學高手存在。”

“厲害……我看標準答案推導了足足三頁A4紙,李承乾小隊的推導過程,半頁紙都沒有,卻將問題全部都說得清清楚楚。”說實話,若不是提前看過標準答案,他們不一定能看懂李承乾寫下的推導過程。

“滿分,數學建模滿分!”石成三在分值的位置填上30分,選擇提交上去。

然後他開啟了李承乾編寫的控制軟體。

程式碼下載下來之後,整潔規範的程式碼顯示在眾人的面前,不管是縮排,還是註釋,都如同教科書一般。

隨著測試的進行,所有人的臉上就帶上了極致震驚。

因為李承乾編寫的軟體,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題目要求計算1+1等於幾,這是小學生的題目,李承乾給的答案,是證明1+1=2,這是數學家要做的事情。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高中學生的水平,這簡直就是程式設計專業博士生導師的程式設計水平,甚至比博導的水平還要高一個等級。

“程式碼有1350行,軟體大小65Kb!”

“軟體共有1個核心模組,5個功能模組。”

“軟體有1個操作核心,操作核心提供了虛擬硬體系統,只需要將相關裝置的驅動程式整合到軟體中,這個軟體就能直接在空間站上執行。”

“5個功能模組,飛行姿態控制,飛行高度速度自動控制,安全飛行控制,還有石室顯示系統,可以顯示實時速度、高度、剩餘燃料等相關資訊。”

“所有功能模組都可以正常使用,沒有發現BUG!”

“這不是一個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