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李雪霏返回之後,兩人敞開心扉赤誠相待,彼此之間的關係明顯上了一個臺階。

很多原本不方便討論的話題都可以拿出來說了。

而更為關鍵的是李雪霏如今全身心投入了聶銘竹的造反大業。

所有行動只要聶銘竹能夠將動機,原因,邏輯解釋清楚,她就不會多問,然後盡全力執行。

絲毫沒有一個先天宗師那種自持身份的姿態與做派。

「感覺你現在都快成了我的職業打手了!」

「我師父從小就教我練劍是為了拿來用的,而劍作為兵器它的用途無非戰鬥殺人而已。」

「江湖上不是經常說一個真正的劍客心裡只有劍,甚至把劍當成自己生命嗎?」

「抱著這種態度的很少有高階劍客,兵器就是兵器,把兵器當成一切的人註定對這個真實世界缺乏足夠理解。

不理解這個世界,那麼他的武道便沒有了根基,劍走偏鋒偶爾有驚豔剎那,但也只能是剎那了。

佛,道,魔,儒從武道誕生之初一直到現在千萬年來為何從未真正斷絕過。

就是因為他們都用自己完善的理論解釋了這個世界,所以無論哪個時代都會有人信仰他們的理念。

有這種可以解釋整個世界的宏大理論支撐,出幾個天才,創造幾種強大功法就順理成章了。」

聶銘竹是越來越被李雪霏所折服了,之前他也思考過佛道魔儒為何從古至今就沒斷絕過。

今天聽到這個解釋著實讓他耳目一新。

這四家目前可都是擁有陸地神仙坐鎮的恐怖勢力。

以後自己真的建立新的朝廷,又該抱著何種態度與他們相處?

很快各種各樣的想法開始不斷出現。

李雪霏看他又發呆了,於是只能悄悄離開。

這種情況顯然不是第一次了,對此所有熟悉聶銘竹的人都已經習慣。

……

「最近黃巾軍的聲勢在逐漸衰弱啊。」

「這還是我每天以大賢良師的身份不斷到處號召鼓勵,你們幾個不斷奔波幫扶的結果,不然情況可能更加艱難。」

「那我們該怎麼辦?」

「讓我想想……」

其實聶銘竹已經有了放棄的想法,但是還沒下定決心而已。

無論是上一次在大幽蜀州的起義,還是這一次在吐蕃煽動的黃巾起義都在證明一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