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的聶銘竹又來找趙沐伊了,按照常理這是沒有禮節的唐突行為。

不過已經慢慢了解情況的趙沐伊知道自己這個師弟並沒有被師叔用傳統禮教規訓過。

而且這傢伙從小生長在脂粉堆裡,對男女大防的意識不深。

兩人坐在屋脊上,頭頂無盡星空,頗為怡然自在。

“你能給我說一下這次科舉的考題嗎?”

“這幾天我發現你對國家朝政挺關心的。”

聶銘竹伸了伸腰,語氣感慨,

“我又不像普通人每天要擔憂衣食住行,只能關心朝廷大事了。”

趙沐伊彎頭看了一眼聶銘竹,發現自己其實對這個師弟完全不瞭解。

“如今的大幽國事艱難,內憂外患,科舉考題當然是解決朝廷的困難了。”

“你的策論觀點呢?”

趙沐伊嚴肅了起來,

“我給朝廷提了三條建議,分別是合村並鎮,擴軍強兵,稅賦轉移……”

“詳細來說就是集中人口,放棄荒野偏僻之地,村並鎮,鎮並縣,縣並郡。

如此一來會形成一個個人氣旺盛的城鎮,有了這些力量資源集中的城鎮,朝廷收稅也能簡單方便很多。

然後依靠收上來的賦稅集中培養軍隊,訓練出強軍之後再四處出擊,掃蕩妖魔,慢慢把荒野之地收回來。”

“這麼做不就是放棄了山野之地等人煙稀少的地方嗎?”

“人煙稀少的地方本來就人氣薄弱,荒氣蔓延,妖魔鬼怪多發,朝廷分不出多餘力量鎮壓,還不如放棄。”

“可是這樣做農民豈不是失去土地了嗎?他們住哪裡,吃什麼?”

“當然是往鎮上和城裡住,朝廷會把土地集中起來,集體耕種,糧食按人分配。”

聶銘竹思考一陣提出新的問題。

“就算糧食夠吃,可城裡不可能住下所有人的。”

“那就把城池建的更大,同時房屋建的高一些,密集一些……”

沉默一陣,聶銘竹看著趙沐伊,

“如果真的這樣做將會有無數人經歷一場浩劫。”

趙沐伊嘆了一口氣,

“現在的大幽東南沿海有海外異族入侵,北方金國雖然簽了盟約可是那也不過就是一張紙而已。

南邊有安南,暹羅等小國騷擾邊境,西邊雪域高原的吐蕃虎視眈眈。

這是外敵,而大幽境內連續幾十年天災不斷,流民遍地。

流民活不下去受到邪教蠱惑紛紛加入叛軍造反。

在天災和戰亂的摧殘下大量土地人氣衰退,荒氣擴張,滋養了無數邪祟妖魔。

世家宗派更是各掃門前雪,只有少部分江湖正道派出門人弟子誅殺妖魔,賑災濟民。

可這都是杯水車薪而已,於整體朝局無多大改變。

繼續這樣下去大幽必然滅國,那時候徹底天下大亂,死的人豈是現在能想象的。

但凡有一點辦法我也不至於提出合村並鎮的策略。”

“就算你的策略是對的,但你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問題。”

“什麼問題?”

“朝廷上的那些官員,趙家皇族的態度。

再好的策略被這些人實施,最後結果必然是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