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

曹家大院。

曹興從軍中歸來。

一段時間不見曹興,曹興氣血旺盛。

曹肅一看,曹興竟然也達到了氣血二突。

這突破的速度,雖然不及他快,但也絕對是府軍之中的佼佼者了。

突破了二次氣血的曹興,體格上更加魁梧了一些。

如今有一米八五左右的樣子。

兩兄弟都人高馬大,往正堂一坐,整個屋子都似乎變得更加擁擠和壓抑了。

“阿肅,可曾聽說了魏參軍的調令?”

魏楷的調令?

曹肅這幾日沒去軍營,還真沒聽說這個訊息。

他看向曹興,搖了搖頭:“不曾。”

“魏參軍前日被調走,據說是調入了右將軍府,擔任幕僚之職。”

右將軍?

曹肅有些吃驚,這跨度有點大啊!

加入府軍之後,他對乾元朝官位制度有了一個初步瞭解。

大將軍位列三公同級,乃是朝廷武官之首,大將軍之下,還有車騎將軍、驃騎將軍和衛將軍三大將,三大將之後便是以前後左右四大將軍為尊。

右將軍,那就是妥妥的朝廷大將,高居二品。

可是右將軍,為何會突然調地方上的一個普通參軍入府?

“我也是聽說,右將軍是韋城主的老師,此次調魏參軍進將軍府,還是韋城主的舉薦。”曹興分享他聽到的訊息。

也許在將軍府看來,不過是一紙最普通不過的調令。

可這調令到了地方上,那就是重大新聞。

府軍上下都在談論此事,曹肅也就這兩天正好在休息,要不然也一定可以收到這個訊息。

“阿肅,你說城主到底在想什麼?之前伏擊萬平軍,那可都是魏參軍的貢獻計略呢,轉頭就把這等重要人物給送走了,日後萬平軍再犯,可如何是好?到時候誰來獻策?”

曹興說著說著,竟有些生氣。

曹肅沉吟道:“也有可能,正是因為魏楷獻出良計,導演出了平城大捷,這才讓他走進了什麼右將軍的眼中。”

“對魏師而言,也不一定是壞事。”

魏楷本身只是一個普通的府軍參軍,如果按照職級劃分,慢慢在官場上奮鬥,進入中樞的時間,起碼得二十年以上。

而魏楷本身在朝中並無舊識,所以哪怕他書讀萬卷,卻也沒有表露出明顯的官位興趣。

直到此刻的一封調令,算是徹底打破了他原本一眼能望到頭的生活。

曹興可惜道:“魏參軍雖是力境,又是參軍身份,可在神都,這樣的人才太多了,他反而不會是起眼的那個。”

曹肅搖頭道:“我不太能理解韋韜的想法,又或許說,其中有什麼門道,我們這些局外人看不真切。”

“而此事的實際意義,從整個平城大局來看,只是一件微不起眼的小事。”

“府軍之中略有傳播,外界少有知曉。”

“右將軍府和討逆指揮使韋韜之間,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聯絡?”

曹肅提出了一些他的想法,也只是隨口一說。

城主府是他感覺比較危險的地方,韋韜此人,曹肅始終看不明白。

上次在城主府,還聽到了一些奇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