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共稱六州。

是神州(神都地區)、禹州、靈州這樣中部區域的南邊,統稱為南國。

自東向西,分別是江州、平洲、汝州、通州和劍州。

最南邊還有一個離州,十分偏遠。

除開離州的五州,雖然可以以自東向西的方向劃分,但在實際的板塊上,這五州也並非並列,比如江州是最靠北邊的,與禹州和靈州搭邊,再比如劍州,往北便直接可達西州之地,而平洲、汝州和通州三州從地圖上看,要更加靠南一些,可以真正稱為是南國之地。

現如今,整個南國,莫名的停下了戰火,整個北方都被曹肅納入版圖後,南方各州的諸侯都感覺到了來自北方巨獸的壓力。

朝廷,已然被曹肅掌控。

神都,皇城。

在萬平教和天機閣退兵之後的第五日,曹肅舉辦朝會,請天子上座,召集神都裡還活著的朝廷大臣。

朝中大臣,在前些日子的神都禍亂中,同樣也是死傷慘重。

據傳言,六部尚書中,有一半的尚書死在了妖獸的口中,而原先被太師封為“大將軍”的郭勝雄,同樣也未能倖免,被一妖獸直接闖入家中,直接一口吞滅。

這些大臣,雖然身份尊貴,但在妖獸的眼中,沒有任何區別。

開口吃掉這些大臣和開口吃掉平民,味道是一樣的。

所以等曹肅召集大臣開啟第一次朝會時,朝會上的臣子數量稀稀落落,與原來的百官來朝相比,更顯幾分淒涼。

天子聞佑,形如枯藁,眼神暗澹無光的坐在乾元殿的龍椅上。

離得近的一二品紫衣大臣,心頭都十分震驚,不過才只有十幾歲的天子,為何變成了今日的模樣?

曹肅身著玄甲,走上朝堂,其體型高大,比尋常大臣都要高過一個腦袋。

站在眾人面前,便宛如一座高山一般,給人極大的心理壓力。

殿堂內眾人戰戰兢兢,無一人敢開口說話。

曹肅則開口道:“諸位,朝廷百廢待興,四方盜匪為患,可有什麼良策來應對啊?”

他聲色平靜,望向殿內眾人,滿堂臣子,大多都垂垂老矣,有些人的名字,曹肅也喊不出來,只知道似乎做了很多年的高官。

曹肅留在乾元域的時間不會太久,接下來如果要前往通天城,那把乾元域經營的鐵板一塊,至少不能對曹氏造成更大的影響,是他必須要完成的一件事。

召集朝臣,共商國事,目的並不是在於朝臣能夠拿出什麼良策,而是他想要看看這朝堂之上,到底有幾人姓聞,幾人姓曹。

果然,像這樣正式的提問下,很快就有人跳出來拿出了建議。

曹肅定睛看去,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走出佇列,先是對著高座之上的聞佑三叩九拜,行了大禮,隨後才顫顫巍巍的講出話來:“大將軍,老臣認為,大將軍麾下大軍精銳勇勐,自成軍以來,橫掃八荒,縱橫無敵,既然大將軍麾下大軍了得,大將軍何不盡遣精銳,前往南國平亂呢?”

說話的是朝中太常卿松元,年歲已經超過七十,早年間道宗皇帝之時,就已經任職禮官大夫,榮政兵變後,入主朝堂,便將松元提拔為太常卿。

松元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朝堂之上的不少老臣都頻頻點頭,顯然深以為然。

然而很快,曹肅麾下大將王慶便跳了出來,提出了異議。

王慶先前是楊銘麾下大將,後來在楊銘指示下投奔曹肅,如今曹肅取了神都,麾下勢力大增,王慶也接連升官,如今更是被曹肅表奏為後將軍,也算是一等一的重號將軍了。

王慶開口道:“諸位大夫有所不知,我等北軍雖然勇武,但我軍多為騎兵,在北地平原上,我等自然可以縱橫無阻,可如果去了南國,這南國多為水澤之地,像江州、平州這些地方,到處都是湖泊,且丘陵山巒眾多,北地騎兵不便衝擊。”

王慶從技術層面說明了現在擺在曹軍面前的困境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曹肅現在按兵不動,任由像楚新風這樣的叛逆之賊逃走,逃入靈州、江州這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