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命格(第1/3頁)
章節報錯
“興辦學堂?真是胡鬧!”
神都,太師府。
太師府位於皇城之外,乃是昔年“涼王”等王爵子弟的府邸。
榮太尉專職太師之後,便將這些地拿了下來,進行了一輪改建和修繕,新出爐的太師府便成功出爐,不僅佔地超過百畝地,還建造的厚重大氣,神都中人皆言太師府乃神都第一府邸。
厚重的太師府負陰抱陽,隨行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堡牆高築,四門俱全。
太師府議事廳內,眾多的太師心腹齊聚。
已是白髮蒼蒼的榮政略見蒼老之色,他默然的放下了手中書信,發出了冷笑之聲。
榮政對面坐著三文三武,其中三位文官中有兩人是駱氏兄弟,駱簡和駱德遠。
其中駱德遠是早就跟隨著榮太師的文人了,從榮政還是太尉的時候就已經投靠了他,後來更是一手策劃了神都兵變一事。
再之後輔佐榮政成為了當朝丞相,之後更進一步,成就太師之位。
而駱簡也大有來頭,是當年的幽州府府主,在幽州與曹肅糾纏多年,本來還一手謀劃了幽北盟,準備讓整個幽州都成為武林州的,只不過沒想到橫空殺出一個曹肅,破壞了他原先的計劃,導致他最後功虧一簣。
雲正信死後,駱簡就消失在江湖上,後來遊歷數州之地,來到了神都。
在其兄弟的勸說下,加入了太師陣營,成為了榮政的幕僚之一。
榮政得到駱氏兩兄弟,十分重視兩人的智慧,但有任何的大小事宜,都會與這兩兄弟商議。
另一位文官是一個看起來長相比較平庸的中年人,兩鬢微微有些發白,站在了駱簡之後,看起來並沒有太多的存在感,基本上在商議的只有太師和駱氏兩兄弟。
榮政拿到的情報,是曹肅在冀州府大興土木,興辦學堂。
教育,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業,但眼下,更重要的事情應該不是教育,所以榮政有點看不懂曹肅的操作,更何況曹肅這次學堂開辦招收的全是武夫,武夫再多又有什麼用?能有神都的武夫多嗎?能有神都的高手多嗎?神都最不缺的就是武夫了
所以榮政認為曹肅多少有些胡鬧,也有一種被“輕視”的憤怒感。
“曹賊捨本逐末,非成功之道。”
駱德遠是榮政座下的第一謀士,也站在了最前面,他面容精瘦,說話聲音比較平緩,一句話就說到了榮政的心坎裡。
榮政就是這個意思,他見駱德遠與他想法一致,頓時就十分高興:“不過這對於我們而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如今曹賊佔據了四州之地,並無後顧之憂,而我神都百業待興,西邊還有陶明文這小子時常騷擾,不能盡全力出征,這是我們的劣勢。”
神都是帝國心臟,雖然強勁有力,但同時也是四戰之地,很多地方都可以直接到達神都,若不是有兩路神關守護,簡直無險可守。
榮政說這話,說明對於如今和曹肅交戰,仍然沒有什麼信心。
如今榮政雖然掌控了神都,也得到了羽林軍和部分禁軍,但神都錢糧不足,大軍又要防備各路賊寇,真正拿來對付曹肅的兵馬太少了,對外號稱的二十萬大軍,也不過只有五萬精兵罷了。
可曹肅卻是揮師南下,北方四州全都拿下後,曹肅後路無憂。
若是曹肅願意,甚至可以拿出二十萬乃至三十萬大軍攻打禹州。
所以現在太師麾下的很多將領的思路認為禹州不可守,不如退兵神關,把守住神關後就只要再守住雒水即可,剩下的事情便是發號施令,令靈州、禹州甚至是平、汝、通州等地的城主合兵攻打曹肅。
此為驅群狼吞虎之計,比起和曹肅硬拼可強多了。
當然,這個計策最大的問題是現在的朝廷到底能不能號令南方諸城?
神都兵變之後,朝廷威信掃地,朝廷真實號召力已經微乎其微,加上曹肅是娶了安陽公主的帝國駙馬,他有這個身份加上自封的大將軍令共同號召,號召力未必比太師要弱。
“聖旨,聖旨”
榮政沉默不語,深感曹肅尾大不掉,乃是當前他的最大敵人。
駱簡橫跨一步出來,突然開口,微笑道:“太師,曹肅這人剛愎自用,驕傲自大,以為佔據了北方四州後就已經高枕無憂,其是這正是他敗亡的根源,所謂驕兵者必敗也,在下認為,這反倒是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趁機削弱甚至拿下先機的機會。”
先機?
榮政原先比較苦惱,聽了駱簡這兩句話,瞬間來了興趣:“駱大人和曹肅糾纏多年,想必是我們這裡最瞭解曹肅的,你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