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聰明(第1/4頁)
章節報錯
冀州府內,暗潮湧動。
白日裡,數萬曹軍騎兵圍困冀州府,在府城之外,曹軍安營紮寨。
曹軍既已營守,輕易難以野戰。
而冀州府四下城門緊閉,數十萬居民圍困城中。
圍困的太過突然,前些日子還好好的,雖說與北邊幽州人打起來了,但那畢竟是幽州,距離此地尚有數百乃至千里的距離,眾多居民都感覺十分遙遠。
結果沒過幾日,幽州人就來了,與他們一起來的,是被打崩了的冀州軍。
如此羸弱,不堪一擊?
冀州軍出征之前,冀州府的人可不是這麼想的。
當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眾多官員、貴胄紛紛稱讚冀州軍雄壯威武、訓練有素,此番出征,定然可以一戰擊退鎮北軍,好讓幽州人也知道冀州人的厲害。
沒想到,這就敗了,結果回頭噴冀州軍的和之前為冀州軍鼓氣的是同一撥人。
“說到底,甄倉還是草包一個,十萬大軍啊,一夜就被曹軍擊潰了。”
“就是十萬頭豬讓曹軍砍,怎麼也得砍個三天三夜吧?”
“是我就出去和曹軍拼了,曹軍遠征而來,不過寥寥數萬人,加上路途遙遠、舟車疲敝,正是一戰而下的好機會。”
城中議論紛紛,而城中一些本身就對蒲成業有些不滿的家族,似乎也出現了一絲異動。
在冀州府高家,現年三十七歲的高林算得上是高家新一代的年輕掌舵者。
高家在冀州傳承了數百年,早年間,高家是來自於幽州的姓氏,之後因為天災人禍,高家向南遷徙,隨後便來到了冀州府,紮根在了冀州府。
一晃便是數百年的時光,這數百年時光一過,誰還記得高家是從幽州來的家族?
唯有高家自己罷了。
近些年,高家在冀州府勢弱,在高林坐上高家家主之位時,其父高老爺子死在城中杏花樓中。
這杏花樓是城中張家的產業,高老爺子死在那裡,是因為江湖人爭鬥的意外身故。
按照道理,張家怎麼也該給高家一些交代,起碼也該出幾個重要人物來給高老爺子送個終。
可張家是冀州府第一家族,冀州張家與蒲成業、與榮太尉關係密切。
張家最終像打發叫花子一樣,贈了高家數百兩銀子,連聲道歉都沒有。
此事讓整個高家都成為了冀州府的笑柄,之後就變成了高林上位。
高林上位之後,整個高家也沒有任何太大的轉變,老爺子在時,高家尚有他幾分薄面,老爺子走後,冀州府內各大家族欺他年少,高家處處受到打擊,產業一再縮水。
幸虧年前的時候,在一位好友的幫助下,高家搭上了來自幽州的一樁皮毛生意。
這皮毛生意,看似是小生意,但裡面利潤很高,高家做了這生意,這小半年來掙的盆滿缽滿,前些日子,還有一車皮毛貨物正要運到冀州府來售出。
沒想到冀州與幽州就直接開戰了,貨物還沒到,就沒有下文了。
此時,高家大院之中,高林正一個人坐在院內廳堂,手中緊緊的攥在一張紙條,他遣散了廳堂內的僕人與護衛,整個廳堂就顯得格外安靜,甚至聽得到他自己的呼吸與心跳。
鎮北軍來的白日裡,高林也和其他城中權貴一樣,爬上高牆看了一眼外面。
外面的鎮北軍,自然是極其雄壯,那黑甲黑騎浩浩蕩蕩,武夫們匯聚起來的氣血宛如沖天的蒼龍,煞氣瀰漫。
高林下了城牆,與眾多府內甲士穿行而過。
沒想到手中就拿到了一張不知哪裡遞過來的紙條,他心頭一顫,一路攥著紙條回到了高家大院內,開啟後上面就寫了四個字——
“子時高家”。
上面還有落款,高林看完之後,直接遣散廳堂內的所有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