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冀州應蒼城。

應蒼城是冀州北部最大的城池。

與幽州、遼州的苦寒之地不同。

冀,大也,四方之主,冀州自古以來便是中土所在地。

冀州界於河澤之曲,山川襟帶,原野平曠,東近光州,南臨河濟,川原繞衍,控帶燕齊。

故而冀州也被稱為是“南北之衝所在,戎馬之場,要害之重。”

從幽州向南進發,冀州與禹州類似,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因此,應蒼城便是冀州北部門戶,也是曹肅南下必經之路。

應蒼城如今的城主是袁高峰。

袁高峰本是正光元年的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而後任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

正光三年時,袁高峰改任神都府戶部參軍。

正光五年,戶部侍郎裴安遇刺身亡,袁高峰上表主張嚴緝兇手,卻被認為是越職言事。

同年,袁高峰被貶為靈州司馬。

次年,萬平之亂爆發,袁高峰調任至應蒼城,擔任應蒼城城主一職。

時至今日,袁高峰便一直在應蒼城做城主,而應蒼城距離幽州很近,幽州府這些年的滄桑變化,他都看在了眼裡。

受益於幽州府的急劇發展,應蒼城近年來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此時,應蒼城城主府中,袁高峰和他的幾個幕僚正在處理公務。

自神都亂起之後,各路訊息便如雪花般向著城主府飛來。

袁高峰雖然不如曹肅這麼訊息靈通,但滯後了十幾天後,也知道了神都兵變,榮太尉大逆不道,竟然以下犯上,企圖染指神器。

神都兵變,直接揭開了乾元朝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諾大的乾元朝,此時早已是千瘡百孔,羸弱不堪。

袁高峰身為士人,其實內心也頗為糾結。

“大人,幽州府的回信來了。”

城主府外,一名幕僚神色匆匆,雙手將木製的信匣遞上。

正在和幕僚商議事務的袁高峰神色一凜,連忙站了起來:“速速遞來。”

前幾日,袁高峰書信鎮北將軍,請鎮北將軍南下主持大局。

所謂“主持大局”四個字,用的十分巧妙。

在幽州府看來,便應該是進入冀州,定鼎中土之地才是“主持大局”。

而袁高峰此舉同樣也可以給冀州方向一些交代,其本意是請曹肅南下匡扶神都亂局。

世道艱難,而應蒼城雖為冀州北部大城,卻並無多少兵力守護。

冀州絕大部分的兵權還是掌握在了冀州府府主蒲成業的手中。

而冀州府距離應蒼城,尚有數百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