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生雒水,落葉滿神都。

一轉眼,神都已是深秋。

孤鴉自天際邊飛來,帶來一聲聲遙遠的問候。

神都的秋,是情思繾綣,是孤獨叩問。

強勁的秋風,自雒水向南,吹遍了神都的每一處角落,把丹桂的香氣,吹到了外來書生的心坎上。

飄飄灑灑的葉子,鋪成一地錦繡,似乎在迎接新的華貴。

隨著秋闈日臨近,神都城比以往要冷清許多。

按照道理,大量考生入城,應該會更加熱鬧一些。

但熱鬧只出現在了開始,除了客棧、驛站滿員外,之後的神都城內,因為禁軍巡防的不斷加強,宵禁提前,城池商業活躍度便下降了不少。

加上這幾日的氣候一般,陰雲遮掩陽光,也影響了人們消費的熱情。

直到這一日,城門口張貼了皇榜。

“明日秋闈,增設詩考,各考生明日城南外集合參考......”

一般參加的秋闈考試的考生,有幾種。

一為各州生員,各州透過了科考的賢良方正之人,這類人也可以稱為是茂才,也是人數最多的一類人。

還有諸如國子監的考生,稱為監生,高官的清蔭之子,稱為官生,這些不同類別的考生。

今年是正科考試,考生們原本以為會是最普通、正統的做卷考試。

沒想到今年一上來,便是特設恩試,增加了一門詩考。

按照往年,詩書才華也是考的,但都放在了經書才學考試裡,沒有單獨拎出來的說法。

這讓很多考生感到驚奇,連夜翻閱所攜帶的書籍,看看能不能找到前人的一些有名詩句,可以借鑑一二。

.......

國子監。

秋闈日前,大量學子在國子監門口集中。

這裡是國子監招生專場,按照乾元官制,國子監裡的學子,不算官身,但國子監裡的老師,基本都算是朝廷命官。

國子監是乾元帝國最重要的選拔人才的機構。

內涵“文武道”三大學院,也是當前乾元最出名的三大修煉體系。

其中修文的,算是正經讀書人,以“儒生”為首,包括“兵農工禮”等各個學科,對應的則是朝廷六部。

國子監裡,修文的人是最多的。

這部分人出來以後,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或是直接參加秋闈考試,以國子監畢業生身份,直接獲得考試資格。

或是被徵辟入府,從王公貴族的幕僚做起,也能入仕,但這種途徑一般身上就會烙上某一系的身份,將來限制比較大,一旦後臺倒塌,說不定也會跟著倒黴。

小書亭

修武的學子,則大部分都是各路將府的後起之秀,有武道和兵法兩大學科,這裡的兵法與文院中的“兵科”還大有不同,這裡主要是給將子灌輸兵法案例等等,而文院裡文人的兵科,不光是兵法,還包括管理、兵策等多種學術,更加繁複一些。

因此也看得出來,來國子監武院進修的學子,大部分都是兼職,只需要花一點時間提升一下就行,而另外兩個院裡,多以全日制為主。

尤其是新設沒多久的道院學子,幾乎整日整夜的在院裡不出來,神秘難尋。

曹肅便和眾多的準備入學的學子一樣,站在國子監的大殿門口等候。

國子監亭臺樓閣無數,正中大殿是正式的入門考場。

人高馬大的曹肅站在那邊,格外顯眼,就差臉上寫著“我是武夫”四個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