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山雄奇,每至八月,萬物蔥蘢,滿山蒼翠。

自年前萬平軍主力抵達鹿山地界後,便與朝廷大軍在鹿山相抗。

如今已經交戰大半年的光景。

整個鹿山,方圓百里,到處都是兩軍交戰的戰場。

從起初的二三十萬人,到如今接近五六十萬大軍在此鏖戰。

萬平軍和朝廷分別在此投入大量軍隊。

整個鹿山地界,成為了戰場絞肉機。

大量的生命,在此地潰散、消亡.......

如今朝廷掌管鹿山大軍的,乃是有著“天下名儒”之稱的北中郎將元宗。

元宗此人,性格剛毅,品德高尚,年輕的時候,州城大官屢次徵辟,他都沒有答應。

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在他師父馬榮的勸說下,才入仕做了國子監的博士。

很多年前的時候,江南匪患,有蠻族叛亂,朝廷認為元宗文武兼備,於是便拜元宗為江南道巡道員,統管江南剿匪一事,元宗到達江南道後,不過月餘時間,就平定了匪患,獲得了朝廷和天子的賞識。

之後元宗因病辭官,回到了靈州老家。

但僅僅過了一年,元宗就又被朝廷召回,做了議郎,參與儒學經典書籍的校勘和續寫等工作,在讀書界贏得了大量聲望。

此番林霄戰敗之後,考慮到鹿山在天下文人心中的地位,朝廷就專門派遣這名儒將出馬。

元宗年過六十,披掛上陣,到達鹿山後,利用鹿山的地形優勢,很快便小勝了神宮將軍幾場,扭轉了兩軍士氣。

此後大軍源源不斷開入鹿山戰場,朝廷逐漸掌握了主動權。

但元宗仍然不能將神宮將軍畢其功於一役,和林霄當年的戰況也差不了多少。

不同的是,這次天子咬牙堅持,任憑元宗在此拖延,堅信這個像他老師一樣文武雙全的老將,可以擊敗萬平軍。

正因為元宗的堅持,萬平軍心浮氣躁。

戰火燒到禹州的萬平軍,始終各自為戰,未能聚集起更為龐大的洪流,也為後面秦虎率軍平定禹州,奠定了基礎。

八月初,秦虎親率大軍,直撲鹿山。

身為鹿山頭號守將元宗,自然是大為歡迎。

.........

鹿山北巡山脈,清羅江分支之一的滄江從北巡山脈一側流淌而過。

此地過江再往北,那就是洵山山脈地界。

而往南,則是鹿山地界。

滄江渡口,是一座古城。

此城就名為滄江城,渡口往來船隻,均會在此停靠擺渡。

戰火燒到鹿山後,滄江城的漕運基本就停了,上游尚有一些朝廷的運糧船抵達此處,下游基本無船而來。

由於滄江漕運並不發達,所以滄江城的地位並不重要。

在多日鹿山大戰中,也只有兩軍的兩支偏師在此相互交戰。

滄江因此也易手過很多次。

三五日是朝廷的,再過幾日,可能就改換旗幟,成為萬平軍。

城中的百姓都習慣了,留下的居民少之又少,能走的,基本都走了。

如今的滄江城,是落在萬平軍手中。

十多日前,萬平軍大將劉闖新奪此城。